截至2023年10月24日零時,大唐龍灘水力發電廠實現連續安全生產6000天。
十六載歲月,6000個日夜,作為“西部大開發”和“西電東送”戰略的重點工程,龍灘水電廠累計生產清潔電能突破2000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準煤約83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億噸,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綠色動能”。
安全運行6000個日夜,該廠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的“密碼”在哪里?
密碼一:強基固本 筑牢安全基礎
龍灘水電廠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以打造本質安全型企業為目標,認真踐行“從零開始,向零奮斗”安全理念,扎實開展“零違章日反思”活動,持續強化“五個突出整治”和“五個重點抓好”,不斷夯實安全生產基礎。
“龍灘水電廠上下呈現出人人講安全,事事為安全的良好面貌,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該廠黨委書記、廠長徐維友表示。
嚴格落實管理制度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關鍵。6000天里,該廠修訂完善技術標準344部、管理標準284部、應急預案79部;強化“安規”“兩票三制”“三講一落實”的剛性執行,扎實開展“春檢”“秋檢”“迎峰度夏”等工作,建立健全安全隱患排查體系,實施隱患分級管理、閉環整改;強化外包隊伍管理,加大現場“三違”行為的檢查懲處力度,有效防范外包工程安全事故發生。
今年5月,中電聯對2023年電力行業常規水力發電機組生產運行指標對標結果進行了公示,龍灘水電廠1、2、4號機組榮獲700MW常規混流式水電機組競賽前三名。這是該廠結合打造“硬核指標”、創建“金牌機組”活動,加強設備管理,提高設備可靠性的一個縮影。6000天里,該廠完成1號機組首次大修,有序自主開展7臺機組年度檢修,共完成技術改造項目近百項。特別是施工期遺留的塔吊拆除、500千伏高壓電纜更換改造、發變組保護換型改造等項目,大大提升了企業的安全穩定水平。
密碼二:科技賦能 譜寫安全新篇
“千里眼”對作業現場進行聯動監控、電纜廊道采用機器人巡檢、北斗衛星對大壩進行高精度監測……一大批新技術、新裝備“入駐”生產現場,為龍灘水電廠安全管理筑起堅固防線。
多年以來,該廠始終堅持科技引領,積極推進智慧電廠建設,通過增加前端感知設備,增加邊緣智慧中心,創新三碼融合模式,采用知識圖譜、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不斷提升電廠數字化、智慧化水平,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龍灘水電廠擁有一個聰明的大腦。”該廠設備部科技主管吳政這樣形容邊緣智慧中心。“該系統能夠對設備數據匯總、存儲、分析和轉發,實現對現場狀態的感知、分析、控制的智能化。”
該廠通過科技攻關項目與創新工作室工作有機結合,廣泛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提高現場作業的安全性和生產設備的穩定性。投產以來,該廠共獲得61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發明專利,用科技創新譜寫了企業安全管理的新篇章。
密碼三:強化培訓 提升安全技能
“一輪檢修期下來,我們對全廠各個專業的知識都有一個綜合的、全面的了解。”今年新入職的職工萬永江說。自該廠2號機組B級檢修啟動以來,萬永江都要分別前往不同專業開展跟班學習。
多年來,該廠采取基礎培訓、崗位輪訓、跟班學習等方式,狠抓崗位人才培養。為了給青年職工隊伍成長成才鋪路搭橋,該廠不斷創新培訓方式,開展“師帶徒”“一月一主題”“月月賽”和“人人上講臺”等活動,促進職工能力素質提升;搭建手機端安全“云學習”平臺,讓職工日常隨時隨地進行安全“充電”;自主開發制作“微課堂”“微視頻”等寓教于樂的安全宣傳品,加強安全理念和知識技能的宣傳;打造一站式安全生產體驗館,通過實際體驗、視覺、聽覺VR互動體驗的手段,有效提升職工的自我防范意識和正確施救能力;以組織開展日常勞動競賽為抓手,強化職工對制度、安全、崗位技能的學習,大大提升了職工的安全履職能力。
密碼四:文化潤心 凝聚安全合力
一直以來,該廠將安全文化建設作為增強自身“軟實力”的重要抓手,逐步形成了“以人為本、生命至上、和諧守規、本質安全、示范引領、創新龍灘”的安全文化理念,通過著力強化全員安全意識,營造有利于安全文化建設的良好氛圍,實現“人、機、環、管”和諧統一,先后榮獲全國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全國電力安全文化精品工程稱號。
在該廠,每一名職工都有一張“特殊的工作證”,工作證的背面印制著“全家福”相片和安全寄語。工作期間,“全家福”掛在職工胸前,心里有了對親人的牽掛,工作也會變得謹慎多了。“這一招很管用,工作有違章苗頭時,想想自己的‘家人’,就會趕緊懸崖勒馬。”該廠自控班班長賈高祥坦言。該廠利用親情文化蘊含的“家庭、親情”感召力、滲透力為紐帶,探索構建“一人在崗,全家牽掛”的家企互動模式,提醒大家將親人的牽掛放在心里,用實際行動守護人生幸福。
在職工每天進入生產現場的道路兩側和樓道樓梯等區域,圖文并茂的展板、“重擊靈魂”的警示標語和掛圖隨處可見。“通過設立安全文化廊、安全角、黑板報、宣傳欄等安全文化陣地,使職工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安全意識,做到安全理念‘抬頭可見、低頭就有’”該廠安全監督部主任李世龍表示。
同時,該廠以文化落地為突破口,開展安全文化宣講“進部門、進班組、進鄉村、進家庭”的“四進”活動,通過安全宣講凝心、聚力、鑄魂。此外,該廠堅持黨建工作與安全生產深度融合,充分發揮黨支部在安全生產中的“戰斗堡壘”作用,深化“創崗建區”活動,創新實踐“群眾不走我不走、難點不破我不走、工作不完我不走、材料不盡我不走、場地不清我不走”的“五不走”黨員承諾,把黨旗插在安全生產的第一線,將黨建“軟實力”轉化為促進安全生產的“硬支撐”,夯實了能源保供的“安全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