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武安發電公司開栓供熱,一股股暖流穩定輸送至千家萬戶。
作為武安市新改主力熱源點,今年以來,該公司精心組織、科學施工,高質量完成集中供熱改造項目,初期設計1050萬平方米供熱能力,實現了從能源保供“壓艙石”“穩定器”向“熱電聯產”“綠色低碳”轉型發展,開啟民生供暖新征程。
科學組織 打造“溫暖工程”
今年年初,該公司以“三改聯動”為抓手,主動對接地方政府,籌劃實施集中供熱改造項目,堅決打好煤電優化升級攻堅戰。
“當年施工、當年供熱,我們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今年4月,集中供熱改造項目正式啟動。該公司全體干部職工以保民生、保供熱為己任,硬碰硬攻堅,實打實推進,全力以赴將集中供熱改造項目打造為安全可靠的“溫暖工程”,為能源保供、造福百姓、服務地方經濟作出積極貢獻。
面對緊張的時間壓力和繁重的工作任務,該公司強化組織領導,一把手作為改造項目工作專班“雙組長”靠前指揮,生產副總帶兵奮戰項目施工一線;強化精益管理,全面實施供熱改造項目的設計、安裝、調試和技術培訓等工作。
該公司堅持統籌推進,與施工單位通力合作,嚴把項目質量和安全關,加速開展兩臺機組切缸改造、廠區供熱首站建設、廠區熱網管道建設等工作,確保工程投運后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行。
知難而進 繪就“溫暖底色”
“爭分奪秒、提速提效,確保項目建設務期必成!”6月21日,在該公司集中供熱改造項目首站建設動員誓師大會上,全體參建人員的鏗鏘誓言點燃了火熱的夏季。
面對困難,該公司不斷強化憂患意識、危機意識、競爭意識,黨團員突擊隊聯合出擊,通力保障工程節點穩步推進。供熱首站建設過程中,該公司克服惡劣天氣,解決了樁基施工、蒸汽管道支架布置等技術難題,提前3天完成供熱首站封頂重大節點,為設備安裝調試奠定基礎。
“‘百日攻堅’行動發出了最強號召,我們必須拼盡全力!”進入四季度,該公司供熱前的調試準備工作迫在眉睫。秋夜寒意漸濃,各專業技術人員夜以繼日駐守項目一線,全神貫注盯工程進度,嚴格把控質量關卡,全力以赴保障施工安全,先后實現了補水系統、供熱蒸汽系統、循環水系統、疏水系統等系統的正常試運,順利完成了4臺高壓加熱器、2臺電動熱網循環水泵等十幾臺主要設備的調試工作。
11月1日,熱網循環水系統聯調完成;11月4日,供熱蒸汽管道吹掃完成;11月5日,高壓加熱器正式投入運行,提前5天具備供熱條件;11月11日,正式開栓供熱。一個個關鍵節點的順利達成,凝聚著項目人員無盡的心血與不懈的努力。
同心聚力 提升“溫暖熱度”
“變不可能為可能,我們始終同心同向同行!”該公司上下聯動、內外統籌,一抓到底“破難點”,精準施策“疏堵點”,齊心協力保障可靠供熱。
“回想項目跑辦過程中,面對各項手續辦理、供熱合同條款談判等千頭萬緒的工作,我們沒有畏懼困難,而是擰成一股繩,堅決保質保量完成任務。”該公司認真研究冬季采暖保民生相關政策,反復溝通協調繁瑣細節,為冬季保暖保供時期機組運行方式提供保障。
“項目建設過程涉及高風險作業類型多、區域散、工期緊、交叉作業頻繁,我們必須加強全流程監管。”該公司對設備安裝等施工環節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監督管理,及時糾正不規范作業行為,為項目順利完成奠定了堅實基礎。
?“做好萬全準備,才能確保供熱可靠!”該公司制定了冬季保供保熱工作方案,編制了供熱運行規程等應急預案。針對切缸等工況,該公司制定了專項技術管理方案,通過專題培訓、外出調研等方式強化運行人員技能培訓。隨著正式進入供熱季,該公司運行人員及時調整供熱參數,檢修人員做好供熱系統消缺維護,燃料人員充實機組“口糧”,共同筑牢保供保暖堅實基礎。
向“暖”而行,逐“綠”發展。該公司通過此次集中供熱改造,預計每年可節約標煤量約1.67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287噸,不僅實現了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也為提升武安城區供熱保障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