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做有用的科研,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
勇于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帶領團隊攻關“卡脖子”問題,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在能源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道路上,大唐可再生能源試驗研究院副總經理高偉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2023年,高偉獲得中職協創新成果特等獎和QC特等成果,電力創新獎一等獎,安全科技進步獎和能源創新獎等行業和集團獎項二十余項,還獲得5項發明專利和3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申請18項發明專利,發布國家標準1項。這些“超額收獲”皆是他作為“不負韶華趕路人”的見證。
瞄準前沿?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作為科技項目負責人,高偉準確判斷并向著能源工控系統主動出擊。項目初期面臨重重挑戰,可是他始終堅信自己的研判,組建并帶領團隊完成3型架構5種國產CPU風電機組主控系統研發和并網測試,其中兩種全球首發,一種行業首套,并取得行業首張風電自主主控系統的型式認證證書。節假日期間,他堅守一線,頂嚴寒冒酷暑,領導完成國內單體最大寧夏同心100臺風電機組工控國產化替代項目,并建立起獨立自主的工業控制器核心軟硬件研發、生產和測試體系,標志著集團公司已完全掌握基于多種指令架構國產CPU的工業控制系統全棧技術開發能力,解決了風電主控系統卡脖子和供應鏈安全問題。他還積極推進新能源智慧場站技術研發與示范,以“1+5+N”的智慧場站建設結構體系為依托,組織編制風、光智慧場站技術導引和典型設計規范,并在大唐河南、山西、青海風場及光伏場站得到應用,完成集團公司首個陸上和海上智慧風、光電站建設與驗收。
精益求精?充分利用大數據助力提質增效
作為集團公司新能源監控大數據中心的技術帶頭人,高偉組織中心順利通過集團公司驗收評價,經院士領銜專家組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配合完成央企新能源業務運營管理對標,助力集團公司在光伏和風電科技創新方面得分名列前茅。除了領導中心按計劃完成年度新能源場站接入任務,他全面開展發電能力核定,完成區域集控驗收及專項檢查外。為從根源上解決數據接入與數據治理這個行業難題,他帶領團隊編制了數據接入治理的一系列標準和指標體系計算規則,利用自主研發的源采多發數據采集服務器完成8個儲能電站接入,開發了儲能智能監視平臺,實現了集團公司側監測及應用。他協助制定新能源項目安全生產綜合評價體系,開展28個區域公司和300多個新能源場站開展綜合評價,摸清新能源場站的底數,規范兩級中心上下協同工作機制,充分挖掘新能源大數據價值,助力集團安全生產模式轉變和新能源提質增效。
任勞任怨?堅決貫徹上級部門決策部署
作為基層管理者,他堅決落實集團公司決策部署,克服人員短缺不利影響,推動企業向專精特性企業轉型,積極參加央企創新聯合體,并率領兩支隊伍沖進第四屆中央企業熠星大賽復賽。為持續增強央企核心功能和核心競爭力,他推動科研總院新型能源工控與智能系統研發平臺籌備與建設,致力于打造下一代能源工控與智能系統科技產品。
作為集團公司首批工程碩博士企業導師,他十分重視人才培養,結合技術研發項目成立分工協作的工程碩博士培養課題組,保持每周一次與學生的交流討論頻率,定期開展調研及技術交流,高標準完成實踐項目開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