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新,大唐洛陽首陽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電氣二次專責工。她是班組里最年輕的職工,從2018年剛入職的青澀青年,到現在檢修班組里的骨干力量;從最初對設備運維的一竅不通,到現如今對繼電保護系統了然于心的負責人。六年時間里,她對待工作認真負責,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高技能水平,發揚電力人“能吃苦,敢擔當”的精神,用自己的青春力量守護著電廠的安全運行,彰顯著當代巾幗風采。
柔肩扛重任
2019年9月,該公司開展4號機組A級檢修工作。面對班組兩名技術骨干均在家休產假,人員不足的實際情況,她主動請纓擔任4號發變組微機保護升級改造工作。對于一個進入繼電班工作一年多的檢修工來說,無論是參與此次檢修人員的數量還是技術能力水平,對她來說都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為了完成工作,她提前一個月著手準備資料,白天檢驗發變組保護裝置,晚上熟悉新保護裝置的工作原理,整理編寫報告、圖紙、繼電保護運行規程。她在保護室支起了簡易小桌子,蹲在地上研究圖紙,對照現場實際接線,扒電纜,完整保留了改造前的最原始資料。
歷經兩個月的時間,4號發電機電氣實驗工作圓滿完成,并一次性成功并網。為了提高檢修標準化質量,她完成了《3、4機發變組檢修作業文件包》《火電廠電氣二次專業巡視表》《檢修運行規程》等共10余項標準文件修編工作,并負責01號啟動變改造、涉網設備遠動裝置保護改造、220千伏母線差動保護改造、PMU裝置改造等工作10次。從改造方案編寫,圖紙設計再到現場的實施,她勇挑重擔、事無巨細,攻克了保護裝置老化可靠性不高的難題,實現了改造后設備正常投運率100%和正確動作率100%,最大限度提高了廠內繼電保護裝置的運行水平。
責任刻心間
面對該公司運行時限較久的設備,情況復雜多變,她深知設備穩定運行的重要性。她主動奔波于各個檢修現場,只要現場有需要,永遠沖在最前面,一向秉持嚴謹、認真的態度,從“蛛絲馬跡”中發現問題、解決故障。
2021年,在該公司3號機A級檢修中,她發現3號機發變組主汽門功能與熱工保護配合不上,無法滿足相關技術要求。為了保證工作能夠順利完成,她一遍遍地核查圖紙,檢查接線,傳動回路,確保每一根線都接得準確無誤。
今年8月,正值夏季用電高峰期,她發現一期公用設備除灰線、輸煤變兩臺保護裝置運行燈均不亮,失去保護功能,影響到一期重要公用設備的穩定運行。在滿是發電機油漬和悶熱的空間內,她毅然前往,逐個檢查能用的老舊設備,一遍遍翻著圖紙與現場進行核對。對照新舊保護原理,她給兩臺開關紛紛穿上了自己的保護傘。改造后的設備投運至今運行正常,未發生保護的誤動和拒動。
除此之外,她還解決了220千伏網控模擬屏報警、一次風機變頻器G45模塊燒壞等技術難點工作,為廠內節省改造經費10萬元。
巾幗傳匠心
面對該公司老設備與新技術的雙重考驗,她不僅個人成就斐然,更通過“傳幫帶”的方式,為企業培養一大批新生代技術人才。她深知,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團隊強大,企業才能長遠發展。因此,她不僅將自己的工作經驗無私地分享給新入職的職工,還主動承擔起培訓講師的角色,為新職工提供寶貴的實戰經驗和理論指導。在她的帶領下,一批又一批的新職工迅速成長為企業中堅力量。
此外,王亞新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學習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她積極與設備廠家溝通聯系,加快對“三新”技術的掌握和應用,為該公司保護智能化發展貢獻重要力量。她總結的國電南自、國電南瑞、許昌許繼等廠家的微機綜合保護裝置檢驗方法,不僅大大提高了保護檢驗的效率,更為機組檢修的順利完工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王亞新的努力與付出得到了廣泛認可,她獲得2023年“集團公司巾幗標兵”稱號,這是對她專業能力和貢獻精神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