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初,大唐云南發電有限公司青年職工王定根帶著中國大唐的使命,來到脫貧不久的云南省怒江州蘭坪縣通甸鎮豐華村掛職任駐村第一書記,開始扎根鄉村保民生的不凡歷程。
讓鄉村群眾難有所靠
“保障全村743戶3066名群眾的民生大計,是鄉村振興的首要工作。”王定根接過中國大唐鄉村振興的接力棒后,立即入戶走訪、實地考察、召開座談會,詳細聽取黨員、干部、群眾對當前重點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了解豐華村的基本情況和村民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連軸奔波,王定根了解到村里有17戶45人存在返貧風險、2名女學生厭學輟學、7位老人養老保險繳費斷檔、2戶房子存在安全隱患、一般戶李建偉的配偶趙福花因發生突發事件在大理醫院重癥室進行搶救……
面對沉甸甸的擔子,王定根不敢有絲毫懈怠。他立即組織召開村委會,把李建偉家納入“三類人員”,采取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幫助發起水滴籌、申請臨時救助、覆蓋B類低保等措施,及時保障趙福花的醫療救治,讓她脫離了生命危險。
有一天,他來到李建偉家回訪,對正在康復中的趙福花說:“你有兩孩子,一個上初中,一個上高中,學習成績都很好,又很聽話,沒有什么需要您擔心的,眼下最重要的是把身體養好,盡快康復起來。”“真的很感謝你們,沒有你們的幫助,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度過這次難關。”趙福花抹著淚水哽咽起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王定根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先后動員1740人外出務工,選配86名生態護林員讓86戶脫貧家庭有穩定收入,讓21名無法外出務工的人員就近就地務工有了基本生活保障,及時對厭學輟學學生做思想工作,有效推進控輟保學工作落實到地,完成2戶人家危房改造。他還建立起了完善的電子醫保卡體系,完成城鄉居民社保個人繳費、養老保險追繳等工作,并對策施保,讓符合條件的老弱人群老有應得盡得。
村民沈務理的媳婦高興地說:“現在,老公在香格里拉打工,我在家種2.5畝左右的玉米和土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起來。”
讓邊遠山村充滿活力
“村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缺少技能是鄉村振興的最大阻礙。要實施技能培訓計劃,讓豐華村有更多的就業致富帶頭人。”有一天,王定根與村民拉家常,聽了他們因沒有一技之長在外務工收入不如意的心聲之后,便把精力放在鄉村技能培訓上。他結合村情,先后舉辦挖機、廚師、電工等工種技能和藍莓、草莓、車厘子等種植技術培訓班30余次,不僅讓183名脫貧群眾有了一技之長,也為鄉村振興“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注入了活力。
“讓貧困地區的群眾日子好起來、生活富起來、環境美起來是鄉村振興的目標。我們必須在加強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上下功夫。”王定根馬不停蹄地推進豐華村“一村一品”的創建工作。
有一次,在主題黨日活動上,分江黨支部書記張家義反映:“部分家庭因為距離垃圾存放點較遠,出現亂丟亂扔現象,我們黨支部收集了村民的意愿,請求村委給分江村購置一批環衛桶,每戶都贈送一個。”隨后,王定根立即帶領隊入戶宣傳人居環境的重要性,積極協調專項資金,有序解決了分江村的臟亂問題。
2021年,王定根結合實際深入宣傳防疫政策、交通安全、防汛減災、網絡詐騙等相關知識,扎實筑牢豐華村的安全防線。大力宣傳殯葬改革制度,將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等移風易俗內容納入到村規民約中,有效轉變村民的思想觀念。還主導開展人居環境“百日攻堅”整治行動,推動鄉村廁所改造工作落地見效,全面整改私搭亂建、廢棄建筑、亂堆亂放200余處,用中國大唐支助的40萬元專項資金,鋪通46家入戶硬化路,使得豐華村成為省級“美麗村莊”、縣級“美麗庭院”和“健康促進村”。
讓大唐使命溫暖民心
2022年開春后,豐華村的田野到處是一片忙碌的春耕景象。王定根穿梭在田間地頭,了解村民開展春耕備耕新動態,協調解決種子、有機肥、農膜等農資困難,全心全意當好春耕生產的“服務員”。
有一天,他發現豐華村長達2500米的溝渠因寒凍導致溝渠損壞,出現嚴重滲漏情況,春耕灌溉成了群眾的“煩心事”。他立即制定解決方案,發動黨員、群眾612人歷時11天,完成了灌溉溝渠清理、修繕、通淤工作。
農忙之余,王定根幫助就業困難群眾找門路、尋崗位。戶主楊俊華長期臥病在床,一個孩子在讀小學,一個孩子初中剛畢業,妻子既要照顧丈夫料理家務,還要忙于生計。2022年春節后,王定根先后七次走進楊俊華的家,動員初中畢業的楊曉飛根據相應的招聘信息外出務工。
“他終于去香格里拉務工了……”楊曉飛的母親和利玉看到王定根,喜極而泣。
4月2日,豐華村29名村民反映基地大棚建設項目相關單位拖欠工資等情況。王定根迅速展開調解工作,僅用半個月的時間,就把拖欠工資全部撥付到村民賬戶中。
“真的很感謝大唐,這是娃娃的書本費、購買糧食種子的錢啊……”村民楊貴興感激不盡。
扎根豐華,保障民生,爭當中國大唐新時代黨員先鋒,是王定根駐村的內在動力。他說:“要傳好中國大唐鄉村振興的接力棒,把豐華村建設得更好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