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福建大唐國際寧德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利潤同比增長 17.22%,創歷史新高,實現“雙過半”目標。成績的背后,是該公司以價值創造為核心,在成本管控、技術創新、管理優化等維度的系統性突破的結果。
全鏈條成本管控:構建價值創造核心引擎
燃料成本作為煤電企業的“生命線”,占總成本比例超過70%。該公司緊跟集團公司“成本領先”戰略部署,構建起從市場研判到配煤摻燒的全鏈條管控體系,成為打造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引擎。
該公司建立了由市場分析、采購決策、執行監督組成的三級管控機制。2025年上半年,通過密切跟蹤國際煤炭市場動態,精準捕捉到3800大卡及以下褐煤的價格低點,果斷采購8船進口煤,僅此一項就節約燃料成本500余萬元。同時,充分利用量大優惠市場策略,上半年執行國能外購煤優惠政策,有效拉低了整體燃料成本。
該公司通過煤倉分倉改造、鍋爐尾部煙道治理技術支撐,再加上緊密協同機制加持,加大配煤摻燒力度,既保證了機組安全穩定運行,又最大限度降低了燃料成本。
該公司深刻認識到長協煤對成本控制的戰略意義,按時間進度兌現,不僅保障了燃料供應的穩定性,更通過規模效應獲得了價格優勢,為成本控制奠定了堅實基礎;加強溝通協調,優化船期安排,加快通關速度、提升接卸效率,實現了煤船“兩天一離一靠”,大幅降低滯期費;嚴格執行分區、分堆、分層組堆存放等管理措施,有效降低存煤熱損,同時抓好量質驗收和虧噸虧卡索賠,堵嚴利益流失漏洞。
技術創新驅動:打造價值創造堅實基礎
在“雙碳”目標倒逼能源轉型的背景下,該公司將技術創新作為突破效率瓶頸、提升價值創造能力的核心引擎,通過設備升級改造,推動煤電設備向智能化、高效化轉型。
2024年底,該公司完成1號機組通流部分改造,煤耗下降9.16g/kWh,今年上半年,僅在180天考核期內節約燃料成本1600余萬元;提升了機組的調峰能力和負荷響應速度,助力上半年輔助服務收益4500萬元;積極推進“降缺陷、降非停、創金牌”行動,通過強化技術監督,推進標準化檢修,機組等效可用系數達96.03%,2、3號機組C后能耗分別降低1.2g/kwh、1.6g/kwh。目前,該公司已連續28個月“零非停”,完成DCS系統國產化改造、卸船機、輸煤系統等重點技改項目,設備可靠性顯著提升。
該公司積極探索煤電與新能源的協同發展模式,推動煤電廠區光伏建設,規范非生產用電管理,有效降低綜合廠用電率,為傳統煤電企業向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積累了經驗。
精益管理賦能:構建價值創造生態體系
該公司將精益管理理念滲透到企業運營的各個環節,通過優化流程、對標管理、考核激勵等手段,構建起全員參與、全過程管控的價值創造生態體系。
該公司定期開展同區域、同類型機組生產運營成本對標,發掘降本潛力;從“一切成本皆可控”理念,到建立全流程預算管控體系,定期對經營指標執行情況進行分析把脈,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可控費用“穿透式”管理,融資成本率保持集團公司一流水平;進一步完善薪酬績效體系,推行公司—部門—員工三級聯動績效考評機制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績效獎勵向生產一線傾斜,增加了艱苦崗位津貼,設置價值創造專項獎勵,傾斜達35%,激勵作用凸顯。
戰略轉型破局:探索價值創造新坐標
在能源革命背景下,該公司沒有局限于傳統煤電企業的定位,而是以更廣闊的視野謀劃企業發展,不斷拓展綜合能源服務、大力推動新能源發展。
該公司持續拓展綜合能源服務,積極探索虛擬電廠和“售電+”增值服務,不僅拓展了盈利渠道,售電價格較基準上浮14.49%,也為客戶提供了更全面的能源解決方案,增強了客戶粘性。
該公司全力打造“新能源+產業”協同發展,深化戰略協同布局,與重點企業就綠電直供、“訂單換資源”開展合作;新能源項目發展有序推進,沙縣一期、長樂一期全容量并網,完成資源儲備集中式光伏750MW、分布式光伏36.4MW,核準備案138MW。
站在“十四五”收官關鍵節點,寧德發電公司將持續優化經營質量,提升發展效益,以核心競爭力在激烈的市場中贏得主動,為集團公司建設世界一流能源供應商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