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模心語:從大唐修舊利廢中心走進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我的內心充滿激動與感恩。這份榮譽不僅屬于我個人,更屬于培養我的集體、支持我的家人,以及這個偉大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與機遇。我曾以為,勞動的意義只是完成一份工作,但今天,當黨和國家給予我如此崇高的榮譽時,我才深深明白:勞動是人生的底色,是時代的脈搏,更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最堅實的力量。我將以更高標準要求自己,堅定地做一名能源保供的“守護者”和綠色發展的“領跑者”。
孫開福,這位被同事封為“破爛王”“魔術師”的一線工人,從電力檢修工到行業專家,用奮斗之姿深耕三十余載。他是綠色發展的“領跑者”、是挺膺擔當的“急先鋒”、是攻堅克難的“排頭兵”,更是心系國之大者,踴躍投身中國式現代化火熱實踐的電力楷模。
改革創新做綠色發展的“領跑者”
“近五年獲得全國碳達峰碳中和創新成果管理類一等獎、全國設備管理與技術創新管理成果一等獎、全國電力企業班組創新創效優秀成果一等獎、全國電力企業管理創新優秀論文二等獎,32項成果投入實踐,累計節約資金4900余萬元……”這是孫開福敢為人先、開拓奮進,闖出的一條為行業綠色發展點石成金、示范引領的創新之路。面對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切實發揮‘三個作用’”的新使命、新擔當,他主動融入其中,開拓思路、勇于創新,踐行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促進企業創新創效。燃料細碎機錘頭,采購成本六萬元,壽命僅幾天,報廢后只能按廢鐵處理。孫開福首創錘頭復合澆筑技術,將報廢錘頭切割重組,單這一項年節約300萬元。在大多數人眼中毫無價值的廢鐵,來到他的手里卻成了點石成金的寶藏。他創建以廢舊物資管理、設備返廠維修、倉儲平衡利庫、課題攻關創新、文化引領示范“五位一體”的特色修舊利廢新產業體系,經過七年探索與實踐,32項成果在引領行業、社會踐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中起著示范帶動作用。在“勞模助企行”活動中,孫開福帶領團隊到7家地方企業引導開展廢舊資源循環利用工作,持續擴大修舊利廢產業的經濟效益、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
攻堅克難做能打硬仗的“排頭兵”
“獲得國家優質工程獎、中國電力優質工程獎,創造電力行業反送電40天工期紀錄……”這是孫開福攻堅克難、敢打硬仗,蹚出的一條為電力工程建設拼搏奉獻的創優之路。面對雞西二熱兩臺煤矸石熱電聯產機組建設過程中出現的諸多阻礙因素與棘手問題,作為電氣專業負責人的孫開福毫不退縮、直面挑戰,以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進取精神與時間賽跑、和困難博弈,以超常的勇氣和擔當鏖戰施工現場。他憑借過硬的專業本領,積極探索管理創新方法,將設備安裝、調試、試運等環節有機結合,創造出工程建設“三同時”管理模式,創下行業內40天完成反送電一次成功的工期紀錄,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促成1、2號機組分別提前31天、33天并網發電,兩臺機組提前發電綜合創效1300余萬元。同時,他積極推行工程二次優化、“四新”技術應用等,為企業節約建設資金近500余萬元,助力兩臺機組獲得國家和行業工程建設最高獎——“國家優質工程獎”和“中國電力優質工程獎”。
挺膺擔當做能源保供的“急先鋒”
“解決生產技術難題30余項,創效8500余萬元,獲得全國電力行業設備管理工作先進單位……”這是孫開福踔厲奮發、挺膺擔當,走出的一條為民生保障工作身先士卒、孜孜不倦的責任之路。孫開福始終牢記黨和國家關于能源保供的部署要求,擔任設備部工程管理期間,千方百計、兢兢業業做好設備管理,為保供電、保供熱提供堅實基礎。他帶領專業人員破解循環流化床機組易“超溫爆管”“堵渣”等固有難題,徹底治理國內循環流化床機組運行周期短的“通病”,主導在脫硝改造中采用SNCR工藝,工程造價處全國同類型機組最低,累計為企業環保電價補貼增收6500余萬元。他完成60余項技改工程的可研報告及招標文件的編制和審查,降低工程造價460余萬元。他帶領專業人員積極解決和破解影響機組保供工作中存在的各類缺陷和技術難題30余項,助力兩臺機組連續8年榮獲中電聯全國循環流化床機組能效對標5A級認證,獲得全國電力行業設備管理工作先進單位。
新時代是奮斗出來的,孫開福牢記初心使命,用堅定的行動和卓有成效的業績,彰顯出一名工匠技能報國、產業報國的本色,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新時代產業工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