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歷經54天A級檢修,蘇州熱電公司1號機組并網滿負荷運行,所有修后試驗項目圓滿完成,標志著該公司在連續5年“零非停”基礎上,向著實現更長周期安全運行揚帆起航。
織密安全防控網
“危險點分析要全面,安全帶務必一步一掛,兩票辦理要規范……”走進如火如荼的A修現場,安監人員的叮囑聲穿透機器的轟鳴,清晰入耳。面對檢修任務重、外包隊伍多、高風險作業多的復雜安全形勢,該公司以安全監察為矛,以標準化檢修管理為盾,構建起全方位、無死角安全防控體系。
數家外包單位駐廠檢修,各項檢修作業同時進行,如何確保安全萬無一失?嚴把外包隊伍“六道關口”是該公司給出的標準答案。
A修開始前,該公司耗時一周完成200余人次、10余家外包單位的資質審查,發現并督促整改人員超齡、安全協議及三措兩案不合規等多項問題;開展安全培訓及標準化作業演練,累計培訓227人次,覆蓋率達100%,切實提高外包隊伍的安全意識和風險防范能力。
“馬師傅,燃機房標準化作業墊還需補充,護欄要改為硬質護欄。”3月5日,A修啟動第一天,安監人員早早到達現場,對照《1號機組標準化檢修暨創“精品工程”工作方案》嚴查現場標準化作業布置情況,以硬舉措夯實A修安全基礎。
從強化定置管理到規范兩票辦理,從嚴肅“業主帶班”“旁站監督”制度落實到加強高風險作業管控,安監人員時刻繃緊安全弦,“駐扎”現場加強安全監督,54天如一日壓實安全責任。同時,該公司創新引入AI哨兵系統,利用先進的圖像識別與數據分析技術,精準捕捉未系安全帶、闖入隔離區等違章行為,實時報警并留存證據,確保隱患無處遁形,違章無所遁逃。
A修期間,該公司累計下發考核單50余份,考核金額6萬余元,對施工單位開展約談1次,以過硬的作風、嚴謹的態度確保風險可控在控。
繃緊工期高壓弦
超前謀劃是保障檢修工作如期完成的重要“法寶”。早在2024年4月初,蘇州熱電公司便成立A修組織機構,從點檢、運行、技術監督、設備劣化趨勢、可靠性、節能等多維度深入開展修前分析,按照標準化流程精心編制檢修管理文件和檢修策劃書,實現修前策劃準備標準化,讓各項準備工作有據可依;推行“化零為整”檢修方式,將部分檢修工作提前分解至機組停備消缺中,完成1號燃機蓄電池更換,1號機組循環回水電動執行機構分體式改造,1、2號閉式泵檢修等工作,大幅減少計劃檢修期內工作集中度;嚴守修前“四不開工”要求,完成檢修項目、備品備件、網絡計劃、“三措兩案”等策劃準備工作,搭建高效檢修脈絡,精準把控檢修要點。
“各參修單位和專業要對照三級網絡進度圖,嚴抓每日檢修進度,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A修協調會上,該公司黨委委員、總工程師戴明明反復叮囑。該公司通過建立“三級網絡進度圖管理”和“日協調、周復盤”機制,將檢修任務細化至天,責任落實到人,真正實現進度可視化管控。
除了清晰明確的標準化檢修計劃,工期的把控還離不開一線職工的堅守與付出。54天,8個周末,甚至清明節期間,檢修人員始終堅守一線,累計完成檢修項目612項,攻克技改難題38項,按時完成1號燃機壓氣機一級靜葉可靠性改造,1號主變及2號主變檢修,2號汽機軸封漏氣治理,1、2號發電機勵磁系統改造等重點任務。檢修操作班累計執行操作票723張,辦理工作票366張,先后溝通協調集中完成汽機側、鍋爐側13臺高低壓電機單體試轉、燃機汽機側各系統整體試運,最終將檢修工期控制在54天,提前1天圓滿完成檢修任務。
擰緊質量達標鏈
“孫工,1號主變低壓側直阻不平衡率1.21%,不合格!”1號機組主變檢修過程中,突如其來的缺陷打斷了原本的平靜。電氣班組迅速行動,歷時4天排查、分析,精準查找并成功消除低壓側換向銅排絕緣紙板的設計缺陷,為機組安全穩定運行奠定基礎。
A修期間,該公司累計發現并解決缺陷73項、歷史遺留難題6項,機組本質安全水平得到顯著增強。
“緊固缸體螺栓后必須按工藝規定進行手錘檢查,專工、項目總工、監理單位、點檢均簽字驗收后才可進行下道工序。”汽機扣缸前的班前會上,機務點檢再次強調汽機本體質量管控事宜。
該公司錨定標準化檢修示范工程、檢修精品工程目標,嚴格執行《火電檢修標準化作業規范》26項專項管理要求,編制作業指導書184份、檢修標準工藝卡83份,嚴格落實驗收簽字責任制和質量追溯制。依托由項目經理、專業點檢長、專工、技術員組成的質量檢查體系,A修過程中,該公司切實做到了“一工序一標準、一驗收一記錄”,為交出修后“水壓試驗、鍋爐點火、汽機沖轉、發電并網”四個一次成功的完美答卷奠定了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