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集團公司內,面向集團公司外,清晰發展定位和發展思路。”
“積極開拓新業務、培育新產業,打好新產業振興拓展攻堅戰。”
“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不斷推動環保產業做強做優做大。”
......
春分之日,萬物萌發。大唐環境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用心謀劃轉型發展,用情描繪綠色生態,全力推進提質增效,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旨,明確發展定位、明晰發展戰略 ,抓住“十 四五 ”期間戰略轉型契機,把環保產業做強做優做大,形成一個有核心競爭力的上市公司,為集團公司 “二次創業”走深走實貢獻力量。
加快綠色轉型,夯實發展基礎 (李云霞/攝)
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李云霞/攝)
加快綠色轉型 蹄疾步穩夯實發展基礎
斬獲江蘇省國信集團新海電廠百萬千瓦機組800立方米催化劑再生和處置項目;
中標德國化工行業訂單,平板式催化劑在德國非電行業取得新突破;
自主研發的高鹽廢水旋轉霧化蒸發技術在南京發電廠完成首次工程示范;
搶抓北京市屋頂光伏補貼政策契機,房山良鄉高教園、百度公司、燕開電氣3個項目已并網發電。
今年以來,環境公司聚焦國家戰略,搶抓綠色低碳轉型契機,加快在“環境深度治理、資源循環利用、綜合智慧能源”三 個方向謀篇布局,打好綠色轉型攻堅戰。
該公司充分認識做好轉型發展的重 要意義,發揮“頂梁柱”作用,盡責擔當,務實奉獻,綠色轉型加速前進,先后中標山煤河曲2×35萬千瓦低熱值煤發電工程煙氣脫硫系統 EPC 工程總承包項目、金鼎重工有限公司成品管帶機項目,為推進環境公司產業融合發展,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利潤貢獻度奠定堅實基礎。該公司與日本、韓國簽約催化劑訂單項目,催化劑產品出口國家和地區突破10個,實現了脫硫環保項目和境外市場催化劑項目“開門紅”。
該公司緊盯集團公司長江、黃河流域火電廠生態環境治理、煤電機組“三改聯動”契機,搶抓生態保護修復、廢水零排放和無組織排放治理機遇,切實提升環境深度治理水平;聚焦分布式光伏和低碳零碳 園區建設,跟蹤分布式光伏項目,將節能環保技術與綜合智慧能源結合,進一步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擴大資源循環利用業務規模,確保三門峽脫硫石膏項目按期投產,為打造綠色低碳、多能互補的清潔能源發展奏響了最強音。
在鞏固原有市場的基礎上,該公司不斷擴展業務范圍,打造多點布控的產業格局,不斷夯實轉型基礎,增強發展后勁。前兩個月,該公司中標待簽合同額占計劃值 17.68%,市場開拓取得了良好的開局。
如今,“轉型 ” 已經成為環境公司的 “寶貴財富 ”,“綠色 ”已經成為 “最美底色”。
健全工作和監督機制,保障各項決策有效執行(劉志安/攝)
強化創新驅動 科技賦能助力降本增效
科技創新為環境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能。
圍繞綠色轉型發展、國家“雙碳”目標等,環境公司成立多個課題組,通過研發脫硫環保新技術及提升煤電機組持續盈利能力的途徑,解決企業生產經營與發展難題,實現降本增效。其中,重點國家計劃子課題通過驗收評審,自主開發的第二代湍流管柵脫硫提效技術將脫硫效率提高到 99%,相關的發明專利和科研成果成為提質增效的法寶。
為了尋找和獲取“雙碳”背景下最新的前沿核心技術,該公司研究院組織三個研究所的博士后等高層次技術人才,對十余項技術進行了實地調研,通過科技文獻、互聯網等多種渠道廣泛收集最新技術信息,整理并在全公司范圍內發布《科技信息簡報》,為各業務部門尋找發展方向和公司領導決策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
該公司堅持創新能力與業務管理相互滲透融合,自主研發的“鐵氧微晶體”處理脫硫廢水重金屬技術等3項創新成果全部通過科技部驗收,為該公司開拓系統外重金屬廢水處理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該公司編制完成的特許“智慧環保”方案和水務數字化水島及智慧水務建設,實現傳統業務逐步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該公司成立職工創新工作室,從機制 創立、團隊組建、項目遴選,到成果誕生, 趟出了一條全員創新創業之路,讓蘊藏在廣大職工間的創新智慧充分釋放、創新力量競相迸發,培養了一批青年技術骨干,在各崗位上發揮創新創效才能。該公司與清華大學等近10家科研機構及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合作領域包括了燃煤電廠煙氣脫硫、脫硝等多個領域,通過這些平臺引導職工學技術、增技能、謀發展、搞創新、添效益。
在生產現場巡視(環境軒/攝)
深化發展理念 措并舉推進提質增效
環境公司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全力 落實集團公司“十四五”發展規劃,多項措施保障企業經營發展。
安全生產是企業的生命線,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今年以來,面對嚴峻的安全生產形勢及保供暖、保冬奧、疫情防控等多重責任與壓力,該公司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全面提升安全管控實效,狠抓整改落實,強化風險防控,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該公司突出精益管控,推動全面預算創效,將提質增效工作嵌入預算安排,堅持“花錢問效 、投資問效 ”,發揮預算資源配置作用,按月度、季度分析收入、利潤、資產負債率等關鍵指標,增加工程項目預算專項分析,清理退出無實質進展的項目,讓預算結果更加科學、合理。
該公司優化財務結構,千方百計壓降成本,緊抓資金管理,聚焦應收款項清理回收工作,調整有息負債結構,實現存貸雙降;加強物資采購、合同立項等工作,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嚴格把控辦公費等費用,財務費用同比下降;用好國家關于財政、貨幣投資及稅費等促進經濟發展的重大政策舉措,實現增收節支目標。
該公司深化改革激發內生動力,全面實施 “兩個合同”管理,實現了二級三級全覆蓋,修訂完成《環境公司本部部門及員工業績考核管理辦法》。所屬7家基層單位全部制定《員工業績考核管理辦法》和《崗位合同管理實施細則》,全面按照契約化對基層單位實施考核,常態化推行經理層市場化選聘工作,有效調動了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該公司黨委緊扣發展及提質增效工作,構建“黨建+”一盤棋工作體系,黨委、黨支部、黨員突擊隊、黨員四維一體化布局,在安全生產、疫情防控、工程建設、改革攻堅的現場,通過實施 “黨建+”工程,開展黨組織結對,推動黨的建設與中心工作目標深度融合,高質量黨建正以澎湃的動能,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