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對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作出新的戰略部署。
西北電力試驗研究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先立后破,緊跟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步伐,根據傳統火電企業煤源多樣化實際和機組控制智能化技術需求,深度挖掘火電調峰潛力,提高機組靈活性和智能控制水平,以數字化智慧化助力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該院依托火電靈活性改造、智慧化電廠建設項目,開展核心技術攻關,經過不斷嘗試、論證、實踐,在服務區域電廠實現智能化控制系統優化迭代和順利部署。
明確目標 首發應用
“現有燃煤機組的控制系統并不能完美契合新形勢下電網新能源消納的調峰、調頻要求,如何解決電廠的實際難題?”《“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對傳統火電機組的靈活性、智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對挑戰,該院第一時間成立專項科研攻關技術小組,深入一線、廣泛調研,不斷奔走于服務區域內各傳統火電企業與業內自動控制系統研發領軍企業之間。在掌握了傳統火電機組對新能源消納以及節能降耗方面的實際需求后,攻關小組以提升傳統火電機組調頻調峰能力和主參數精準控制能力為目標,自主研發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的智能控制系統。該控制系統在結合傳統自動控制模式的基礎上,采用先進的理論模型和控制算法,使火電機組協調控制系統在多煤種配煤摻燒、響應電網“兩個細則”、深度調峰等新業態下表現出良好的適應性和穩定性。
經過夜以繼日的努力攻堅,該院項目成果順利在發電企業首次應用,并因其精準的定位、良好的效果獲得好評。
尋優推廣?品質提升
“控制系統調節品質上來了,下一步要讓技術成果能在更多的現場復制應用,進一步實現參數智能化、智慧化尋優。”攻關小組面臨新的課題。
“還是不行,各個機組的運行工況和基礎參數差距太大,沒有可比性。”
“這么多參數,到底哪個才是關鍵變量?”
“一點點來,先從分類比對開始,按順序‘抽絲剝繭’,總能找到規律的!”
面對海量的分析數據,小組成員化“整”為“零”,將諸多影響自動控制系統調節品質的因素一一分離,并結合不同機組的運行特點逐一比對,找尋突破點。
“成了!”
該院通過不斷對原有系統算法進行優化升級,新系統終于成功在系統內外6臺機組先后應用,有效地解決了新型電力系統下燃煤機組普遍存在的復雜工況主參數波動大、寬負荷下調頻調峰能力不佳等難題,顯著提高了控制系統的智能化水平,并以其出色背景下,控制系統相關參數自適應調整和調頻性能,為提高新能源大規模并網消納能力提供了可復制的技術路線。
乘勝追擊 再顯鋒芒
“面對機組各類復雜工況,以及區域電網日益嚴格的AGC考核指標,燃煤機組傳統協調控制系統基本采用負荷前饋+PID的控制策略,難以實現機組協調控制能力的綜合提升。”
該院從實際、問題、目標出發,深入研究不同區域電網AGC考核指標算法和AGC模式下負荷指令變化特點,同時根據不同類型機組配煤摻燒后系統特性變化,在原有算法的基礎上,結合多年自動控制系統優化經驗,整合入新系統,進一步優化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最終研發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協調控制系統智能優化技術》。
此技術在某350兆瓦超臨界機組應用后,年累計“兩個細則”凈收益同比提升337.8%,考核分數同比下降70%,機組AGC響應速率提升42%,響應時間平均縮短60%,機組升降負荷過程中控制系統調節品質顯著改善。
優化迭代??精準攻堅
“不同DCS系統的功能塊存在一定差異,控制系統調節參數也不盡相同,進一步優化控制算法,才能保證智能控制方案的最終實施效果。”該院現有系統優化方案依托原有DCS控制系統,現場邏輯修改以及智能控制策略實施受到機組運行限制,實施效果與進度推進緩慢。
如何保證智能控制系統平臺優化效果,成為了該院攻關小組卯足了勁兒要攻克的難關。
該院從不斷嘗試、論證、優化、迭代,到大量仿真、測試、分析、實踐,攻關小組最終在以自主可控高性能控制器為核心的外掛智能控制平臺上,實現了智能化控制系統的順利部署,徹底解決了在原有DCS控制系統中實施智能控制方案時,受機組運行制約帶來的不便,并有力推進了調頻輔助設備的標準化推廣和高效應用。
該院《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的智能控制技術研究與應用》《協調控制系統智能優化》等技術成果彌補了傳統控制系統在精準建模、工況適應、整體協調等方面存在不足,一經應用,機組各項系統參數調節品質明顯提升。全面“升級”后的智能控制系統,在提升機組調頻調峰能力的同時,還能保證機組主要參數在合理范圍內,并可根據電網相關實施細則的變化,不斷優化控制策略和算法,提高智能化控制的時效性。由于安裝維護方便、調試簡單、自適應性強等優點,系統投入應用后得到了發電企業的高度認可與普遍贊揚,為發電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收益,彰顯了較高的推廣價值和行業競爭力。
與此同時,該院項目成果以其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和推廣前景,相繼獲得了中電聯電力科技創新獎、全國電力職工技術成果獎、集團公司創新創效優秀成果獎、科技進步獎等多項獎勵,授權發明專利7項,獲得軟件著作權1項,項目核心技術通過中電聯科技成果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在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征途中,西北院堅持科技自立自強,找尋能源轉型切入點,探索新技術新應用,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助力集團公司建設“綠色低碳、多能互補、高效協同、數字智慧”的世界一流能源供應商,確保能源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