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蜀俊秀,舉目憑欄。大唐四川發電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一臺臺風機、一塊塊光伏板迎著新風暖陽,源源不斷把大自然的饋贈轉化成縷縷電流,為加快集團公司在川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增添“綠色”底氣。
今年以來,四川新能源分公司聚焦主責主業,生產經營、改革發展等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截至6月27日,該公司完成年度計劃發電量的66.68%,同比增長34.7%,提前完成電量、利潤“雙過半”目標任務,成為四川發電公司清潔能源新的綠色“增長極”。
筑牢能源保供安全“基石”
“追風逐日、披荊斬棘,我們在役在建裝機容量已過百萬千瓦,要心懷‘國之大者’保障能源供應安全穩定。”面對新能源項目分布“小散偏高”等難點,該公司堅持抓安全強基礎,時刻踐行 “確保安全生產持續穩定”的鄭重諾言。
該公司深入貫徹落實集團公司2023年安全生產1號文要求,細化任務分解落實,織密3個地州市11個場站351臺風機、50個電池方陣的“三級安全管理網格”。該公司構建“全方位、大安全”長效管理機制,全面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入推進本質安全工程建設,抓好“雙重預防機制”體系建設,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抓好重點風險防控,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持續改善設備隱患排查手段,筑牢安全保電“防護網”。
3月份,該公司創新成果《基于機器聲紋的風機運行狀態在線監測與故障預診系統研究》致力于研究機器聲紋技術應用,提前預警風機葉片、變槳軸承等大部件的劣化趨勢,獲評中國電力設備管理協會2022年全國電力行業設備管理創新成果一等獎。
強勁經營管控質效“筋骨”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該公司緊跟能源技術革命新趨勢,以綠色低碳為方向,立足企業實際,著力把科技創新作為企業實現利潤增長的關鍵點。
“努力建成中國一流新能源集控中心,以生產運營新模式挖潛增效”,在去年四川新能源集控中心取得調度權限時,該公司提出要依托新能源智慧運維系統,發揮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預警功能,結合場站側無人機、機器人智能巡檢,實現對設備治理“精準定位”和電網調度中心“一站式”對接,全力增發效益電量。今年以來,隨著全部場站調度權限的接入,該公司建成四川省第一家取得調度權限、第一家租賃電力專線的新能源集控中心,4座場站實現 “無人值守”,設備治理、調度運行效率、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
結合智能監測,該公司深度技改“逐個擊破”,降低設備故障率,提升發電量,推動老舊設備“彎道超車”。針對老舊風機,該公司實施加裝1.5米葉片小翼技改、更換老舊光伏組件14161塊,增容1.79兆瓦,平均發電量提升約22%。同時,該公司通過降低集電線路跳閘風險,狠抓風機重復性缺陷治理,開拓營銷體系建設,確保電量“發得多、銷得出”效益最大化。5月份,該公司所屬各風電場、光伏電站發電量全部刷新歷史PB值,平均超歷史最高47.84%,發電量創該公司成立以來新紀錄。
鑄造發展人才隊伍“堡壘”
改革發展,關鍵在人。四川新能源分公司職工平均年齡35歲,是一支充滿朝氣、富有活力的年輕隊伍,那么如何使優秀青年職工茁壯成長,實現優質人才價值,推動企業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該公司持續深化鞏固機構改革、人力資源配置優化、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等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落實成效,按照能夠持續煥發綠色高質量發展活力的長遠需求,實行“長板凳”計劃,以“立公心、樹正氣、轉作風”和杜絕“三種心態”為重點抓好企業作風建設和管理體系建設,有效激發職工干事創業的激情和活力。
在干中學,在學中練。該公司廣泛開展生產技能崗位素質提升活動,培訓成績與個人績效、崗位晉升掛鉤,將崗位技術鑒定結果作為崗級調整必備條件;開展“師帶徒”工作,充分發揮生產崗位師傅的傳幫帶作用;建設由VR虛擬體驗室和硬件仿真室組成的風電一體化培訓平臺,用科技手段引領企業高質量技術培訓工作,夯實安全生產技術人才隊伍。
“企業人才培養機制、管理模式更加科學規范,我們在偏遠的項目現場也能得到足夠的重視。”在該公司則洛日、馬洪風電項目的建設現場,職工信心十足,聚焦“四優工程”,朝著今年既定投產任務目標發起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