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唐東北電力試驗研究院的11項科技成果通過了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和吉林省電機工程學會鑒定。其中3項科技成果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部分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8項科技成果整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一直以來,東北院深耕科技創新研發,在能源領域取得一定技術突破,以敢為創新、敢于革新的精神走出特色轉型發展之路,成為能源領域技術創新的先行者。
蛻變——“數智化”轉型
在東北院科技展示中心的巨型顯示屏上,實時動態數據正不停地跳躍著。在這里,指令精準下達,現場實況盡收眼底。眼前的一切,顛覆了人們對傳統供熱技術的認知。
“這個板塊叫智慧能源管控平臺,是控制整個園區的‘神經中樞’和‘最強大腦’,可廣泛適用于居民、商業、工業以及各類園區等多種能源應用場景。”東北院科研部負責人介紹道。
面對能源轉型新形勢,東北院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將能源數智化技術研發作為發力點,陸續打造出綜合能源服務、清潔智能供熱、人工智能等企業級特色業務,材料智能檢測技術、油脂優化技術、碳咨詢技術等專業級特色業務,形成了企業級特色引領帶動專業級特色發展的新局面。
裝上“人工智能腦”,轉型加“數”跑。在東北院人工智能展區,展現的不僅是該院聚力“智能”、加速“智變”取得的最新成果,更能從中窺見東北院由傳統生產力向新質生產力持續邁進的鏗鏘步伐。
提速——“產品化”戰略
截至目前,東北院先后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吉林省“科技小巨人”;獲批吉林省級電站材料重點實驗室、吉林省級智慧清潔能源科學家工作室……一個又一個發展實績的背后,是該院孜孜不倦地探索和革新,更是為進一步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打下的扎實基礎。
在成果應用方面,該院堅持“科技產業化、成果產品化”路線,打造“產品在前端+數據在云端+專家在終端”的產品研發模式,陸續形成了以智能安防平臺、網絡主動防御系統、一次調頻、四管智能檢測、熱網末端精準調節系統為代表的164項科技成果、解決方案和產品。
如今,該院累計發表核心期刊以上論文262篇;主編及參編國家標準2項、行業標準8項;累計申請專利643項,授權專利384項;完成科技成果鑒定89項,其中5項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12項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先后榮獲行業、地市級以上科技獎項特等獎1項、一等獎40項、二等獎106項,相關科技成果在國內大量能源企業工程中得到成功應用。
“目前,在研究的科技項目共有16個,包括省級電站材料重點實驗室建設、能源數智創新工程中心實驗室建設、二氧化碳固化協同廢物資源化利用等。”據該院科研部負責人介紹道。
突破——“市場化”布局
競逐新賽道,東北院堅持“轉型發展、特色發展、外向發展”三大創新發展要素,在全面保障原有火電、新能源領域業務有序穩定發展的基礎上,不斷努力提升技術本領、開拓業務市場。
東北院以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為契機,緊跟地方政府政策導向,服務能源產業發展,加速推進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按照企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的要求,以吉林省為根據地,依托東北三省、輻射全國各省域,不斷加強系統內外的市場開拓力度,加快業務結構調整進程,努力建設以服務為基礎、以研發為動力的綜合型能源研究院,將能源企業的技術難點打造成為該院的工作亮點。
2023年10月,該院順利通過中廣核供應商策源地審核,正式進軍核電常規島及BOP檢測技術服務業務,并全面承接核電調試業務,實現業務板塊結構調整新突破。同時,該院探索實現綜合能源工程總承包模式落地應用,清潔采暖業務順利向服務區外的青海大柴旦、興海等高寒高海拔地區拓展,逐步形成了綜合能源服務、網絡安全服務、新能源新業態、數字智能的新優勢。近年來,該院系統外、新能源新業態、科技收入占比超過40%,業務結構優化取得明顯成效,企業市場競爭能力持續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