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倡議激發中國企業瀾湄之行
共建“一帶一路”,能源合作是重頭戲。十年來,中國能源企業積極踐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能源合作從“大寫意”到“工筆畫”徐徐展開,不斷深化與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尤其在瀾湄區域,中國能源企業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積極參與瀾湄合作,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貢獻力量,一個個明星工程贏得所在國和人民的高度贊譽。
樹“金色樣板”促當地發展
作為首個由流域國家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次區域合作機制,瀾湄合作啟動七年來持續高水平發展,成為次區域合作的“金色樣板”。而帶動中國技術、中國標準“出海遠航”,是中國能源企業堅定不移“走出去”的底氣和信心所在。
在柬埔寨,6500米的亞洲第一長壩橫跨桑河干流,中國華能建設運營的桑河二級水電工程見證著中柬命運共同體的發展變化。據了解,該水電站是柬埔寨最大的水電站,每年可為當地提供近20億千瓦時的清潔能源,可有效滿足約260萬人的用電需求,電站自2019年投產至今已累計發電超81.9億千瓦時。
在緬甸,由中國大唐開發建設的緬甸太平江一級水電站項目在2021年10月召開的第二屆“一帶一路”能源部長會議上,獲得了“能源國際合作最佳實踐案例”。自2010年投產以來,該電站累計完成發電量超102億千瓦時,有力解決了緬甸八莫地區長期用電難題,促進了當地經濟快速發展,受到緬甸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贊譽。
在越南,中國能建投資的海陽2×600兆瓦燃煤電站總投資18.7億美元,年發電量81億千瓦時,是中國企業在當地單筆最大的投資項目,成為“投、建、營”一站式建設模式的標桿。
在老撾,南歐江項目是中老兩國領導人見證簽約的重要項目,項目包含七個梯級電站,總機組容量127.2萬千瓦,2021年9月底流域全部電站投運。該項目由中國電建投資建設,可以保障老撾全國12%以上的電力供應,旱季發電量占到全國用電的30%。這些電站以強力、穩定、清潔的電能產出,為中老鐵路運行及屬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電力保障。
在泰國,隨著第一瓶純凈、清潔的柴油,從泰國東北部孔敬府末站灌區取樣接出,泰國東北部地區首條成品油主干線進油投產。在投產儀式現場人們的掌聲中,幾十輛油罐車運載整車的成品油開往泰國東北部20個府……泰國長期以來能源依賴進口,運輸成本居高不下,“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泰簽署能源伙伴關系,中泰能源合作邁上新征程。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十年來,中國石油管道局在泰國建設管道超過1500公里,占泰國長輸油氣管道建設總里程的60%以上,為當地區域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要“走進去”更要“融進去”
中國能源企業出海要“走進去”,更要“融進去”,實現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本土化”是關鍵的一環。
中國華能實施運營管理“本土化”和國際化人才隊伍建設的發展策略,通過培養倚重當地人才的方式,既優化了電站人力資源結構,又解決了當地電力人才短缺的難題。截至2022年,中國華能海外職工235人,境外當地用工近1500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中國華能注重對當地員工的技能培養,通過開設技能培訓班、邀請來華參觀見學、與當地大學共建等形式,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熟悉電力管理的高技術人才。
在柬埔寨電網和電站項目建設過程中,中國大唐積極推行本土化人才政策,先后培養了數十名柬籍電力技術人才,部分柬籍電力從業人員已經成長為柬埔寨電力人才的中堅和骨干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南歐江項目對屬地資源的深度開發利用,帶動了當地企業成長,拉動了當地交通運輸、建材、進口貿易等多個行業快速發展;建設運營中提供1萬余個就業崗位,吸引老撾籍人員參與項目建設,提升勞動技能,同時與當地高校合作,為師生提供教學觀摩,對當地政府及電力部門人員提供派駐學習機會,分享項目先進經驗和技術;支持老撾18名留學生赴中國的武漢大學留學深造,培養水電專業技術人才,對項目招聘的老撾籍員工赴中國國內電廠進行標準化上崗培訓,推行屬地化和本土化發展。
踐行社會責任實現多贏
中國企業“走出去”,不僅意味著資金、技術和產品“走出去”,也意味著企業品牌和國家形象“走出去”。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中國能源企業注重與瀾湄區域國家攜手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并始終將踐行社會責任作為風向標,為增進所在國人民福祉、促進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
以柬埔寨斯登沃代水電站為例,中國大唐主動將6公里的引水明渠改為地下涵洞,有效保護了當地原始森林生態,定期為河道補充生態水,維護了當地生態平衡。
中國石油嚴格遵守緬甸政府有關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將珍愛環境的理念貫穿到管道建設全過程,努力減少環境足跡。繞線環境敏感區,在管線設計階段就將生態多樣性、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納入總體考慮。凡遇到佛塔、廟宇、學校、墓地、動植物保護區,管線一律避讓;減少土地占用,在施工過程中按照“最大程度減少土地占用,保護耕地種植”原則,優化管道鋪設技術方案,使用警示帶分隔土地邊界,按照不同地理環境保證作業帶寬最小;運用領先技術減少對地表擾動,踐行建設環境友好型企業承諾,努力降低管道施工對環境的影響;生態恢復方面,將“地貌恢復工作及要求”列為EPC施工合同專門條款,制定了詳細的要求。
為打造中老合作示范項目,中國電建在老撾投建項目中秉持“綠色發展、生態發展”理念,堅持標準“就高原則”,履行企業環境保護責任,減少對項目周邊社區影響,保持項目周邊綠水青山。中國電建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為當地新建、改擴建公路500余公里,修建大中型橋梁20余座,為移民村配套建設了碼頭、學校、市場、醫院及寺廟,建設集中供水供電和通訊設施,極大地改善了當地基礎設施條件。
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ECUHZhKDgmSOSUHJXG1V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