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全國兩會期間,國資國企代表委員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結合政府工作報告,立足“國之大者”建言獻策,共商國是。
會議期間,《國資報告》聯合國資小新持續推出“兩會國企新聲”欄目,聚焦中國式現代化,深入探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科教興國、數字經濟、擴大對外開放、防范風險、鄉村全面振興、生態文明建設、改善民生等熱點話題,匯總和整理國資國企代表委員的議案、提案和建議。?
今天,我們為您分享“兩會國企新聲”第四輯——《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 深入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關鍵詞:綠色能源
“雙碳”目標提出以來,我國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能源行業是綠色轉型的重點領域。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推進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
2023年起,全國政協新增“環境資源界”這一界別,部分該界別的委員不少出身國資系統。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他們與其他來自國資國企的代表委員一道,圍繞新能源配儲、清潔能源大基地建設等重點議題建言獻策。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鄒磊:優化完善新能源配儲政策,助力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當前,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步伐持續加快,儲能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支撐。
鄒磊認為,新能源配儲規模的持續擴大,有力支撐了新型電力系統構建,但也面臨利用率不高、缺少有效成本回收機制、儲能配比要求“一刀切”等突出問題,制約了儲能產業的發展質量、效率和效益。
對此,鄒磊建議,新型儲能政策導向亟需從“單純激勵開發建設”向“激勵高質量建設和高效率利用并重”轉變。具體來說:
一是著眼于提高利用率,優先發展獨立共享儲能,實現新型儲能的區域統籌規劃布局和數智化技術應用。
二是著眼于建設科學的成本回收機制,完善電力市場產品設計和交易機制。加快落實儲能的獨立市場主體地位,結合儲能在新型電力系統中的功能定位,進一步明確與儲能有關的市場準入標準、電力輔助服務和電能量市場交易產品,加快出臺實施細則。
三是著眼于解決儲能配比“一刀切”問題,加強發展模式創新探索。引導地方政府將“新能源開發按一定比例配置儲能”的要求,轉變為“按新能源開發規模一定比例提供靈活性調節能力”要求,由新能源開發企業自主通過市場,采用自建、租賃、共享等多種方式解決靈活性調節資源需求,已經轉變思路的地區精細化做好政策落實執行。探索設立儲能等靈活性資源建設專項基金,從企業自建儲能轉向以專項基金支持的方式開發建設。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A_7DKzbq-mGjV8JoVG9j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