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2年,中國大唐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砥礪前行中充分把握歷史主動和行業發展規律,牢牢端好能源的飯碗,突出高質量發展主題,推進“二次創業”走深走實,引領十萬大唐人奏響一曲曲奮進雄壯的發展樂章。一年來,中國大唐的發展思路更加明晰,發展方向更加堅定,發展底氣更加充盈,“二次創業”走深走實,前進的腳步更加鏗鏘。
“二次創業譜新篇”年終系列深度報道,將集中展現2022年中國大唐取得的新成績、新突破、新發展,激勵廣大干部員工不負韶華、只爭朝夕,團結奮斗、勇毅前行,不斷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為打造“中國最好、世界一流”能源供應商奮進不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
中國大唐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推動企業體制機制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深化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的良好態勢,企業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
今日推出“二次創業譜新篇”年終系列深度報道第三篇——
新變革:跑出改革加速度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
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中國大唐錨定“建設世界一流能源供應商、成為美麗中國建設領軍企業”奮斗目標,把深化改革當作破解發展瓶頸、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關鍵一招,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國大唐持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和制度創新,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沉著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推動改革進度從“被動補課”向“追趕并跑”轉變、改革動力從“要我改革”到“我要改革”轉變、改革成果從“立柱架梁”向“系統集成”轉變,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一項項改革成果成效顯著。
中國大唐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聚焦主責主業推進結構布局優化調整,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快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抓好改革專項工程,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規定動作”全部完成,現代治理體系不斷規范。中國大唐逐步理順新能源管理、燃料管理、物資采購、市場營銷、法務風控、國際業務、教育培訓等體制機制,初步形成了系統完備、行之有效的管控體系。
建立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
貫徹“兩個一以貫之”,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核心要義就是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中國大唐將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貫穿企業改革發展全過程,加強常態化組織,在2021年全面完成二級單位黨委書記、董事長(執行董事)“一肩挑”的基礎上,持續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切實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推動加快形成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逐步構建起上下貫通、有機銜接的董事會建設制度體系,推動形成持續深化改革的長效機制,更好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引領企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啟動以來,中國大唐持續深化改革創新,不斷轉型突破,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截至目前,中國大唐41家二級企業及設董事會的三級企業實現董事長或執行董事與黨委書記“一肩挑”,30家二級子企業、116家三級子企業均已全部建立規范董事會,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同時,加強專職董事隊伍建設,持續加大外部董事配備力度,146家企業實現外部董事占多數,確保董事會科學高效決策;堅持放管結合,加大授放權力度,146家企業建立了董事會向經理層授權制度,經理層謀經營、抓落實、強管理的作用不斷加強。
穩步推進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
市場是企業的效益之源。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和艱巨繁重的任務,中國大唐牢牢抓住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這個改革的“牛鼻子”,全面規范實行經理層成員任期管理,科學合理確定契約目標,強化薪酬激勵約束,構建具有中國大唐特色的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模式,為企業經營發展注入了市場化基因,開啟了“二次創業”高質量發展新征程的“動力”與“活力”之門。
2022年以來,中國大唐在前期改革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勞動用工制度改革,出臺《勞動用工管理辦法》《內部人力資源市場管理辦法》《員工招聘管理辦法》《員工退出管理辦法》《機構編制管理辦法》等制度規定,積極推進崗位合同管理工作,全面實施全員績效考核管理,健全完善公開招聘制度,組織實施公開透明、平等競爭、擇優選用的市場化招聘,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中國大唐通過全員崗位競聘、全員績效考核、末位淘汰等機制手段,全力推進收入能增能減、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充分調動干部員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勵廣大干部員工不斷提升專業能力、激發內生動力、提高業績貢獻,實現個人績效與企業業績同向發展。
中國大唐按照“可衡量、可考核、可檢驗、要辦事”工作要求,以釘釘子精神狠抓改革任務落實,以決戰決勝、務期必成的信心決心確保年底圓滿收官。目前,中國大唐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實現全覆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格局初步形成,42家二級單位及其所屬338家三級單位1567名經理層成員簽訂“兩書一協議”、83089名在崗員工全部完成崗位合同簽訂,跨二、三級企業流動總人數達到5589人,二級企業內部上下交流人數占比超過30%。業績考核及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進一步優化完善,“能增能減”的幅度明顯提升,收入分配差距合理拉開,逐漸破除“鐵飯碗”“鐵工資”,有效解決了“干好干壞、干多干少都一樣”的問題,樹立了為擔當者擔當、讓負責者實惠的鮮明導向。
縱深推進科研體系機制改革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中央企業是科技創新的國家隊。中國大唐立足能源產業需求,著眼能源發展未來,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按照“五大工程”建設部署要求,不斷加強頂層設計,持續完善體制機制,積極打造科技研發平臺。中國大唐明確創新發展方向,聚焦自主可控和行業前沿,以科技創新為先導進行產業布局謀劃,下好“先手棋”,在科技自立自強上展現新作為,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建設世界一流能源供應商注入新的活力動力。
一年來,中國大唐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明確集團總部、科研機構、基層企業創新職能,整合科研資源配置,推進科研總院“五中心一基地”建設和技術經濟研究院機構改革,成立由23名外部院士和專家組成的科技咨詢委員會,加強與裝備制造、科研機構、國家重點實驗室等方面合作,形成了以“兩級研發、兩院支撐、四項機制”為核心定位明確、責任清晰、協同開放的創新體系。
中國大唐推進實施首批首席專家、青年科技拔尖人才選拔和首批“優才計劃”招聘工作,吸引集聚科技人才,強化科技創新激勵,不斷健全完善科技創新激勵和容錯糾錯機制,讓科研人員心無旁騖搞創新。
中國大唐明確研發創新重點和依托工程,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和重點問題攻關,扎實推動自主可控控制系統開發及示范應用和智慧電廠建設,全力提升科技集成創新水平,國家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國家揭榜掛帥項目、中央企業科技攻堅工程項目實現“零”的突破,一批可再生能源、清潔高效煤電等領域科技創新項目加快布局。
改革永遠在路上,中國大唐將深入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見效,錨定目標、積勢蓄勢,蹄疾步穩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以變革之效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努力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