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6月5日,在第54個世界環境日之際,廣西桂冠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組織開展紅水河水電梯級珍稀特有魚類增殖放流活動,共向紅水河投放自主培育的各類珍稀特有魚苗41.5萬尾,對增強紅水河全流域漁業資源再生能力、維護珠江水系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在天峨縣龍灘水電站,共有赤眼鱒、倒刺鲃等5種魚類共計30萬尾魚苗被投放至紅水河中。在大化瑤族自治縣水岸公園,投放的三角鯉、稀有白甲魚、卷口魚共計11.5萬尾魚苗均實行建檔立卡,采用T型標掛牌標志法對放流魚苗進行個體識別,為后續科學研究增殖放流效果,完善增殖方案提供了參考依據。
主要就讀于大化瑤族自治縣新城小學的易地扶貧搬遷學生,他們有的身著民族服裝,有的穿著校服參加了放流活動。“世界環境日參加這樣的活動,特別有意義?!薄笆俏野堰@些珍稀特有魚苗放入紅水河,讓它們回家的,這種感覺非常奇妙?!蓖瑢W們都興奮地分享感受。
據了解,該站點放流的魚苗均由紅水河中游水電梯級(巖灘-樂灘)珍稀特有魚類增殖放流中心站自主繁育,該站于2019年建設,2021年首次實施增殖放流,截至目前,已增殖放流珍稀特有魚種超過528萬尾。據2024年增殖放流效果監測結果顯示,魚類增殖放流對紅水河的水生生物補償產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