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四港發電公司深耕精神文明建設,以張謇墾牧精神為根脈,在黃海之濱的6255畝圍墾灘涂上,書寫著電力國企的文明答卷。
該公司承擔著南通1/6的電力供應,2024年9月開工的2臺百萬煤機將為長三角能源保供注入強勁動力。從連續7屆啟東市文明單位到4次南通市文明單位、4屆江蘇省文明單位,直至摘得“全國文明單位”桂冠,其背后是“黨建引領、文化鑄魂、責任踐行”的三維文明創建體系在持續發力。
該公司黨委通過“黨建引領+文明創建”工程,構建“黨委統籌、支部攻堅、黨員示范”的三級創建網絡,創新推出“3+2”黨建工作法(三議兩督、三學兩做等),將黨建與文明創建深度融合,形成“卓越領航?向海圖強”黨委品牌引領7個支部子品牌的“1+7”矩陣體系。該模式入選《全國電力能源優秀黨建典型案例》,讓“支部建在連上”的紅色基因轉化為文明創建的內生動力。
該公司充分發揮全國勞模韓涌的示范引領作用,讓勞模事跡宣講成為文明創建的生動教材。韓涌走進碼頭、社區、校園開展理論宣講。以“一把螺絲刀干到底”的匠心故事,帶動該公司近三年培育省部級技能人才11名,斬獲6項國家發明專利、12項實用新型專利,讓“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文明風尚在部門、班組落地生根。
在集團公司“卓越文化”引領下,該公司提煉富有呂電特色、內涵豐富的“海”文化,由此編制的《“海”文化手冊》獲得全國企業文化優秀成果二等獎。入廠大道的彩繪長廊講述企業發展歷程,燈桿旗展示職工文明風采,“向海圖強”文化廳陳列著建廠22年來的文明創建印記,讓每位職工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文化熏陶。
“月月有活動、人人有愛好”的文化實踐激活文明細胞:“書香四月”“青春五月”“平安六月”“紅色七月”等系列特色活動,累計舉辦超200場,參與職工達4600人次。特別是“榮譽送到家”儀式,該公司領導將勞模獎狀親手遞到職工父母手中,讓文明風尚從企業延伸至家庭。“五站一灣一中心”職工活動陣地年均服務超2200人次,“六心”服務理念解決職工住房、就醫等“急難愁盼”問題246項,讓文明創建有溫度更有質感。
在能源保供的主戰場,該公司圓滿完成黨的二十大、全國兩會等重大保電任務,以應發盡發的擔當守護萬家燈火。投產初期主動鉛封脫硫旁路擋板,成為江蘇省首家實現環保新要求的單位。高低壓供熱改造項目有效保障呂四港經濟開發區快速發展對電、熱的迫切需求,每年可減少碳排放16萬噸,讓“綠色電廠”的文明承諾照進現實。
“海韻”志愿服務隊成為文明傳播的流動旗幟:80余項“綠動青春助力雙碳”“大唐啟明星課堂”等活動;420人次志愿者走進校園、社區、鄉村,為千余名青少年普及電力知識;“大唐助學金”累計資助8名大學生3.35萬元,捐贈正紅鎮小學20萬元改善教學條件;15年“衣+衣=愛”活動為青海群眾捐贈衣物4500余件,用央企擔當繪就文明創建的民生底色。
從灘涂圍墾到文明標桿,呂四港發電公司詮釋新時代文明單位的內涵與價值,書寫能源央企的文明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