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一聲低沉的輪船鳴笛劃破黑夜與大海交織的寂靜。船艙里,幾名年輕人蜷縮在一起,昏暗的光線模糊了視線,但他們的臉龐依然透著青春與朝氣。這是江蘇新能源公司的一群小伙子。為趕在退潮前出海,他們凌晨5點就登上運維船,駛向21公里外的海上風電場。
“今天的海浪有點不安分啊。”林宇程坐不住,走到甲板上望了望翻騰的海面,身體隨著浪涌起伏。
“是啊,不過咱們都習慣了。功率預測沒問題,不會有大麻煩。”顧峰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沉穩。這個95后班長雖年輕,卻已有近六年的工作經驗,早已習慣了這樣的海上征程。
兩個小時后,天邊泛起魚肚白。顧峰低聲招呼:“走吧,兄弟們!到機位了,今天只有半天時間窗口期,得抓緊。”他的聲音堅定,仿佛能驅散黎明前的最后一絲黑暗。
眾人迅速整理工具,登上近百米高的風機。狹窄昏暗的機艙里,小林瘦削的身影靈活挪動。他想起讀書時伙伴們的調侃:“你這體格,哪都能鉆,未來肯定干別人干不了的活。”如今,他真成了這支隊伍里的“靈活擔當”。
好不容易打開機艙蓋,一道刺眼的亮光伴著冰涼的海風撲面而來。小林精神一振,掛好雙鉤,爬出機艙。“這上面的風景真壯觀!”海天一色的美景讓他忍不住驚嘆,盡管這已不是他第一次高空作業。
“別光顧著看風景,安全帶雙鉤掛好,這可不是鬧著玩的!”顧峰立刻提醒,語氣不容置疑。
小林迅速切換到工作狀態,取出工具,小心翼翼地拆卸風速風向儀。“這玩意兒還真不好弄。”汗珠爬上額頭,他的手卻不敢有絲毫松懈。顧峰的目光緊隨其后,隨時準備支援。
忽然,一陣強風襲來,風機微微晃動。“穩住!抓緊欄桿!”顧峰喊聲如雷,穿透風聲。小林緊握欄桿,等晃動平息后,繼續埋頭作業。
一番努力后,風速風向儀終于更換完畢。“別松懈!上山容易下山難,風機也一樣。”顧峰的叮囑恰到好處,總能在大家稍有懈怠時響起。
回到運維船上,隊員們興奮地擊掌慶祝。看著重新轉動的風機,他們眼中閃著自豪的光芒,疲憊仿佛瞬間消散。
60天,50臺風機的風速風向儀更新完成,這群年輕人在大海上留下屬于他們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