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洋,2014年清華大學博士畢業,進入大唐環境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從事環保技術研發、政策分析和科研管理工作。他立志科技報國,先后承擔過國家863、國家水專項、國家自然基金等6項國家級項目的研發,用智慧和奉獻譜寫了普通勞動者的奮斗之歌。
心有鴻鵠志 所向皆山海?
“清華博士”是劉海洋剛入職后,大家對他的稱呼。但他并沒有自認高人一等,而是立下志愿,將光環化為科技創新動力。
“只有源于生產一線需求的技術創新才具有更大的價值,只有深入一線,親身力行才能真正掌握核心技術。”
50多度高溫、60多個日夜、不足40平方米的場地......
雖然研發一線條件艱苦,但劉海洋從來沒有抱怨,不僅身先士卒,還把團隊都帶動起來,大家只有一個信念“不管條件怎樣,一定要把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術研究出來”。
就是這種“死磕到底”的韌勁,經過兩年的寒來暑往,劉海洋團隊“基于SAP/NF/MD的脫硫廢水零排放處理技術”成功研發,經中電聯鑒定,該成果整體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獲得2018年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在環境公司“二次創業”的進程中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耕耘科創路 情播山水間
劉海洋及團隊成立創新工作室,搭建科技研發平臺,培育開展技術革新和科技研發,全面推進環保技術應用,有效實現保護生態環境,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了貢獻。
鐵氧微晶體技術處理脫硫廢水,運行成本降低60%以上;
脫硫廢水濃水資源化利用技術,在解決了結晶鹽處理困難的基礎上,還大幅降低了脫硫廢水排放的投資和運行成本;
聯合主編的ISO國際標準《工業廢水處理與回用評價方法》一經發布,受到廣泛關注,獲得集團公司唯一的科技貢獻獎一等獎;
主編的ISO國際標準《火電廠廢水處理與回用導則》2020年在ISO立項,目前正在積極推進中;
2項科技項目結題、3項進入現場實驗研究階段、2項完成了新成果的工程示范......他帶領團隊研發的課題,形成一批具有影響力的環保創新成果,助力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青春譜韶華 碩果盈滿枝
在環境公司黨委帶領下,劉海洋和他的創新團隊圍繞企業生產經營與發展需要,潛心鉆研環境保護領域和非電環保技術相關創新工作,趟出了一條全員工創新創業之路,讓蘊藏在廣大員工間的創新智慧充分釋放、創新力量競相迸發。
他們意氣風發,在創新工作室里揮灑汗水,播種下一顆顆創新的種子;
他們追求夢想,在科技創新現場舞動青春,催生出一項項科研成果。
劉海洋常說,慶幸自己趕上了一個好時代,能讓他有機遇,有用武之地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先后發表論文20余篇,其中SCI收錄12篇;授權發明專利32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51項;參編IEEE國際標準1項,主編行業標準1項,參編2項,獲得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榮獲“北京市優秀青年工程師標兵”等稱號,獲得系統及行業榮譽近百項。
從“清華博士”到“科技達人”,劉海洋秉承科技報國的理想,站在科學研究的前沿不斷開拓進取,研發出一項項科研成果,為綠水青山增色、為美麗中國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