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謙和、博學通透的彭思偉在工作中有股子“狠勁”。面對困難,他絕不言棄,以出類拔萃的業績獲得集團公司2022年度科技貢獻獎一等獎等榮譽。作為重點培養對象,他成為集團公司首屆“青年科技人才創新能力提升培訓班”學員、環境公司“青馬工程”學員。
2022年,是彭思偉小有成績的一年。
為開展高鹽廢水零排放攻關,作為負責人的彭思偉,和團隊一起申請了創新項目。
“現場試驗是科研環節中最珍貴、最能探求本真的過程。”彭思偉珍惜每一次的試驗機會,將“取樣樣品”視為探求真知的“金鑰匙”,不顧工作環境的寒冷完成上百次的“取樣、化驗、分析”。最后,他們以優異的成績順利結題,研發的“高鹽廢水多相流蒸發濃縮與旋轉霧化干燥零排放技術研究與應用”技術經過鑒定為國際領先。
“一個好的科技工作者,絕不是只會紙上談兵地寫寫論文,還需要具備市場推廣、成果轉化等綜合素質能力。”在環境公司研究院市場化改革之初,彭思偉被聘為“風機(場)資源回收再利用”業務推進專項工作組組長。
面對嶄新的市場推廣領域,為短時間內了解市場行情,彭思偉帶領團隊調研交流、實地探訪山東、河北等地,對退役風機葉片的處置成本、再利用產品技術路線與市場規模、產線設備組成及投資、商業模式等內容做了全面細致的梳理。
正是由于這些勤奮與努力,彭思偉完成從“不會”到“精通”的華美轉身,最終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成功拿下環境公司首個廢舊葉片處置項目——大唐陜縣風力發電公司廢舊葉片處置項目。在拓展效益空間的同時,他為集團公司相關業務提供了良好的模板,助力集團公司清潔能源轉型發展。
在彭思偉眼中,科研創新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前提和保證,也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技術支撐。他進入環境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和清華大學博士后流動站進行博士后聯合培養,以項目負責人及項目骨干身份參與多個集團公司級、環境公司級科技項目,成果斐然。
目前,集團公司新能源科研院組建工作如火如荼,彭思偉也摩拳擦掌,在新的平臺上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