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傳統能源專業在新型電力系統框架下發揮新作用,如何突破自我助力企業的轉型發展?”這是東北電力試驗研究院材料技術研究所所長孫旭一直以來思考的重要課題。博士畢業的他,一直奮戰在電力科研一線,他經常和同事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將汗水揮灑在基層一線,才能做深做實科技創新工作。”
如果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那么科研平臺就是技術研發的加速器和技術合作交流的有效載體。作為部門負責人,孫旭主動揭榜掛帥,從打造高水平科研平臺伊始,他就面臨人員資質短缺、業務模式單一、技術水平不足等問題。孫旭強調技術引領帶頭學習,記不清多少個深夜他與團隊交流學習心得,從管理體制、資質建設到先進技術、能力提升等方面事無巨細。
正是有了這份堅守和執著,才有了集團公司“新型材料狀態評價技術”創新工作室的誕生。有了先進經驗,孫旭決定將目光放遠,立足集團面向行業“主動出擊”,與吉林省政府、科研院所和高校深入對接。經過反復論證和不停摸索,孫旭逐漸探索出一條具有東北院特色的“產學研”合作新模式,并于2022年11月建成省級領先的科研平臺“吉林省電站材料重點實驗室”。同時,孫旭將這一創新思路應用到吉林省規模化制氫供應基地建設中,牽頭聯合中科院長春應化所、長春理工大學,成功獲批吉林省重點研發科技項目,為建立企業與研究院所長期共贏的科技合作模式奠定扎實基礎。
面對集團公司轉型發展“二次創業”新機遇,孫旭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搶先抓早,全力開展材料所內部先進技術培訓,以“走出去、引進來”的模式堅持外向發展,組建材料智能檢測特色中心。經過不斷學習與實踐,孫旭快速打造了一支技術過硬、勇于擔當的技術研發團隊,形成四管快速智能檢測裝置、鍋爐膨脹在線監測系統等拳頭產品,并牽頭搭建了集團公司安全生產鍋爐四管管控平臺,為集團公司四管治理工作提供數據支撐和趨勢分析保障,持續助力發電企業提升本質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