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將實踐融入生產一線,才能孕育科技創新的累累碩果。”這是大唐東北電力試驗研究院安生部主任、材料所所長孫旭的座右銘。博士畢業的他,一直奮戰在電力科研一線,8年以來,孫旭獲得了集團公司“先進工作者標兵”、科研總院“優秀共產黨員”“勞動模范”等稱號。
未知領域的探路者
2022年5月,東北院全面承接新能源業務。“既然選擇做,那就從最基礎的標準開始學,先學起來再說。”作為部門負責人,孫旭的干事熱情也感染了大家。在長春疫情肆虐封控居家的兩個月里,他沒有片刻的休息,積極帶領部門職工學習40多項新能源標準,同時他還引進行業專家為大家授課,在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更豐富了現場經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了更深入地掌握新能源業務,孫旭經常帶領團隊深入排查新能源企業技術難題,通宵達旦制定技術攻關路線也就成了家常便飯,生產現場常常閃現他忙碌的身影。今年1月份,孫旭突然接到通知某風場應急服務通知,他第一時間奔赴現場調查取證。“孫越,你查閱一下相關案例。”“劉欣,你去檔案室找一下設計圖紙。”轉眼間已到凌晨兩點,身邊人員已回去休息,只有他在對資料一一核對并對現場失效部件進行分析。經過三天的“鏖戰”,孫旭高效準確地判斷原因并提出專業性意見,他的敬業精神獲得了新能源企業的一致好評。孫旭在東北院承接服務區域新能源業務短短一年時間內,憑借“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敬業精神以及舉一反三的工作方法,高效幫助企業發現并解決各類疑難問題30余項。孫旭善于將日常所做、所聞、所感總結提煉,形成“技術保障、團隊建設、管理提升”于一體的風機技術保障體系,并成立集團公司“新型材料狀態評價技術”創新工作室,將團隊的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再上新臺階。
創新發展的開拓者
正是有了這門技術自信,孫旭決定將目光放遠,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創新發展新模式。在一次與長春應化所支部共建過程中,孫旭了解到吉林省為孵化先進技術成果,正在各個領域建設省級重點實驗室,于是他在心中暗想:“我們材料所為什么不能試一試呢”。這個想法一旦產生他便率領團隊第一時間執行從項目調研到驗收答辯,從吉林省科技廳到大唐科研技術研究總院,無數個周末、無數個匯報。三年的時間里,孫旭一直奔走在實現材料所創新發展的路上,沒有一句怨言,只有滿腔熱情。當最終的公示欄中赫然出現“吉林省電站材料重點實驗室”這幾個字時,部門上下無一不歡欣雀躍。作為集團公司系統內首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孫旭明白其中的艱辛,但作為部門負責人的他不滿于此。好風憑借力,孫旭依托重點實驗室,順利牽頭承擔省級科技項目3項,并建立起了企業與研究院所長期共贏的科技合作模式,實現了產品向示范轉化的新突破。
新賽道的領路人
孫旭兼任東北院安全生產部主任之初,為全方位、更專業地做好安全生產監督指導工作,他大量翻閱專業書籍、資料,經常向身邊的有經驗的專家請教安全生產管理相關問題。“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步伐讓我有緊迫感,安全生產更是重中之重,要想管理好就得抓緊學!”孫旭說道。
就任以來孫旭常跟身邊的一線生產兄弟強調“工作千頭萬緒,莫忘安全第一”。孫旭不僅在情感上對同事、下屬關懷備至,在崗位職責上,他從全局出發,結合集團公司大安全體系建設細化該院安全生產制度,明確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理清責任界面。從事新崗位6個月以來,孫旭主動作為,通過細化風險辨識和隱患排查工作原則,制定《作業和環境風險評價》和《控制措施標準檢查表》,組織部門高效的修編各項安全制度8項,有效提升了東北院本質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