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的任務是高壓缸扣缸,各負責人務必做好安全管控,都提起精神!”每到大修,在汽輪機平臺上,總能被一個嘹亮而堅定的聲音所吸引。在他的身上,看到的是整夜未合的雙眼,是浸透不知幾遍的衣衫,是面對困難時無所畏懼的決心。他就是全國五星級班組長張紹坤,陡河熱電分公司汽機隊本調班的班長。
他緊盯公司各階段發展目標,對標行業一流班組成效,廣開創新創效思路,積極致力于革新班組管理模式與方法,提升總結生產經驗和做法,發揚班組文化特色與精神,并號召班組成員對班組管理、文化、檢修工藝等方面進行大膽探索與創新,帶領這個全國能源化學系統“工人先鋒號”班組又斬獲了全國五星班組級榮譽。
傳承初心?讓班組文化“活”起來
擇一事,終一生。19年如一日的工作,國內外數百臺次的機組檢修經歷,不僅練就了張紹坤一身的“好本領”,更讓他開拓了視野,積累了豐富的檢修與管理經驗。
班組管理其實就是一種精神文化的傳承。張紹坤將50年的文化“搬”上墻,獲得的各類榮譽、參加內外檢修的故事、職工個人風采展示、崗位探親的照片……統統展示在班組的文化墻上,潛移默化提高職工的工作熱情和凝聚力。在最顯眼的位置擺放著從建廠初期就流傳下來的“傳家寶”,內徑千分尺和檢修手冊,在一代又一代的本調人手中傳承至今,同時傳承的還有文化和技能。
提質增效?讓班組管理“新”起來
班組管理的創新才是推動企業提質增效的關鍵變量。張紹坤從規章制度的完善、檢修技藝的精進、人才資源的儲備、晉升通道的明朗著手,提升班組的“硬實力”。他著力聚焦班組崗位量化積分“小切口”,將當天的工作具體分配到每個工作成員,按照工作的難易程度確定好該項工作的積分,如果職工僅用半天時間就提前完成了任務,不僅得到了該項積分,還可以選擇下午再安排另一項工作,多得一項積分;如果職工積極性不高,沒有完成當天工作,則第二天安排同樣工作,完成后獲得的積分也是前一天的分數。這種多勞多得、按勞分配的工作機制形成常態化激勵機制,發揮了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的“大作用”。
以實筑基?讓人才培養“強”起來
“立德樹人,立崗立業”一直是本調班所堅持的文化基底。多年來,張紹坤帶領班組技術核心練就了汽機輪機軸瓦修復、找中心、汽缸取螺栓等“一招鮮”絕活。針對該公司7號機組真空泄露大技術難題,他創新方法,帶領班組成員開展查找漏點的攻堅戰,使該機組真空泄露率達到近十年最優水平。與此同時,每一位進入本調班的萌新,都會有一位師傅結成對子,簽訂一對一師徒培養合同。“量身定制”培養計劃,從學習班組文化,到認識現場工具,再到在實際檢修過程中不斷跟進、實踐,積極鍛煉綜合能力,促進其由“看著干”到“帶著干”盡快掌握核心技能,成長成才。張紹坤還結合實際,常態化開展找中心、鉗工等比賽,“以賽促學”筑牢基本功。2023年,2名青工分別獲得集團公司、大唐國際發電公司技術能手稱號;1名被授予“電力行業優秀技能選手”稱號。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張紹坤,這位班組管理路上的實干家,早已將職業當成畢生的事業,以“風雨多經志彌堅”的信念續寫著“管理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