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雞熱電廠楊凌項目部生產一線,常年四季一身深藍色的工作服,微黑的皮膚,一口濃重陜北口音,這個熟悉的身影經常引起人們注意,他就是該項目部副經理劉延軍。為響應企業開拓外部市場、提效創收的號召,2022年,他來到離該廠150多公里楊凌熱電公司,負責對外承檢項目管理工作。
劉延軍在工作上有一種永不服老,終身學習的精神。他畢業于西安電力學校熱能動力專業,為適應電力生產需求,通過在職自修完成子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應用專業的本科學歷。“要想管理好一支隊伍,自身素質先要過硬;要想贏得眾人尊重,技能水平必須過關。”這是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他始終保持求真務實的作風,每天8點前準時來到生產現場,檢查安措執行情況、重點設備運行狀況及重點工作進展情況,與相關專業人員商討解決技術難題,做好項目部日常管理工作。兩年多的生產實踐,他學習掌握了鍋爐引風機找中心方法、鍋爐各油站工作原理以及電磁閥清理方法,并熟悉現場各轉機設備控制電路圖,迅速提升安全風險辨識能力和專業技能水平。
在安全管理上,他是典型的“冷面人”。無論平時怎樣熟悉,只要安措安規執行不到位,他都會嚴肅對待,勒令停工整改。遇到設備重點搶修工作,他都要親臨現場全程監護。這時候,他又變成大家眼中的“熱心人”。
對外項目的重中之重是贏得甲方信任,日常檢修及消缺任務的完成率就成為一項關鍵的管理抓手。為加強缺陷管理,他對原缺陷管理制度的不足之處進行重新修訂,緊扣每日缺陷分析,做到現場缺陷按期完成率達100%。
“對外承檢不僅是技術水平的體現,更是職工整體素質的綜合體現,我們代表了一個企業的外部形象。在外工作,難免會有‘寄人籬下’的感覺,但對于甲方的要求,只要合理,我就應該照單全收。”劉延軍說,“僅8個月,就完成了1、2號機組共8次啟停、2次高加內漏搶修、2次高加人孔泄漏搶修、6次干渣機搶修、1次磨煤機搶修等急難險重任務。”
為了精通檢修技能,他常對著電氣控制圖紙,認真熟悉設備結構,逐一了解現現場設備技術參數和工作原理。2023年10月,他遇到一項間冷塔2號小車無法上升的“頑疾”。他一邊熟悉設備的提升機構,一邊查閱電機以及減速機參數,通過理論計算,發現減速機速比太小,找到問題癥結后終于消除缺陷。一次2D磨定加載壓力正常,變加載低,經查看電磁閥接線圖,細心的他發現電源正負接反,重新接線后恢復正常。
項目部遠離居住地,他們每周回家一次,衣食住行為駐外人員帶來諸多不便。當問及他為何選擇來到艱苦的對外項目部工作時,他憨厚地笑了笑回答:“責任所在,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