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公司第二批青年科技拔尖人才、集團公司科技創新先進工作者、山東省新時代崗位建功勞動競賽標兵個人、第四屆山東電力行業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菏澤市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帶頭人……在鄆城發電公司工程設備部劉帥的身上有太多的名頭,但在他心里只把自己當作大唐鄆城630℃國家電力示范項目的建設者,一個扎根生產一線15年的電力人。
以“創業者”的開拓創新引領科技攻關
“科技促發展,實踐出真知!”這是他講得最多的話。
作為創新工作室的帶頭人和從未停止創新的“行業標桿”,他牢固把握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義,深耕主業向“新”發力,創新驅動以“質”賦能,全過程參與G115耐熱鋼49批次冶煉制坯、33輪次大口徑管焊接試驗、G115材料大口徑薄壁管工藝優化等新材料研發工作,徹底解決了管道制造、焊接、銷售許可等問題。
“鄆城630℃國家電力示范項目采用了十大創新技術,創造了四個世界之最,項目建設前期有許多曾遇到的難題,都沒有可借鑒的經驗。”劉帥回憶道,“那段日子仿佛經歷了一場冒險,充滿未知與挑戰,我幾乎是住在了公司里。看到‘卡脖子’難題一個個破解,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正是“愛鉆研、愛較真、不服輸”的干勁和精神,他先后榮獲了發明專利1項,參與制定國家標準2項、行業標準4項、團體標準4項,由他參與撰寫的《630℃機組鍋爐高溫腐蝕防治措施》《630℃機組材料及工程應用研究》先后獲得2022年電力行業金屬監督論文二等獎、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論文三等獎,使企業在技術攻關和科技創新等方面逐漸步入發展快車道,促進創新成果加快從“理論”走向“應用”,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新質生產力,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更為充沛的創新動能。
以“實干家”的擔當作為推進工程建設
作為工程設備部的負責人,他不僅積攢了一身“好本領”,還憑借著高度責任感,儼然成為了團隊的“頂梁柱”,一步一個腳印,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打下一場場“硬戰”。
項目初步設計收口、施工準備手續辦理、設備招標、項目優化設計等重點工作都離不開他的身影。他的辦公室常年掛著現場施工圖紙和項目的里程碑節點,記錄本密密麻麻寫著的都是協調解決事項以及重點工作安排,工裝上浸濕的是他白天深入施工現場緊盯人員和機械、晚上參加部門安全培訓和重難點問題協調會的汗水。
面對繁重復雜的工作,他始終不怕苦、不喊累,研究透復雜的施工組織方案,分析好項目建設節點目標及成本管控重難點。從設備到系統、從系統到區域,從區域到專業,他帶領部門專業技術人員先后組織山東院、東方電氣召開4次專題優化推進會,從采取優化系統設計規模、新材料應用范圍、調整取費基數、設備國產化替代等一系列措施,逐項分析、深挖優化空間,積極調研設備使用情況。對于設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他總要打破砂鍋問到底,帶領部門成員按照現場實際情況大膽設想、小心求證,挖掘、提煉好做法、金點子,對設計圖紙進行不斷優化完善,切實做到施工“零失誤”,為項目后期安全穩定運行打下堅實基礎。
以“包公”的鐵面無私打造“四優工程”
“施工安全重于天,沒有安全保障,一切都是空談。”
“干工程,安全、質量,都容不得一絲一毫的馬虎!”
在劉帥的世界里,沒有“差不多”三個字,他始終堅持“說到、做到、走到、看到”的項目現場管理思路,尤其是在安全和質量問題上,他更是如履薄冰。
工程建設過程中,他始終秉承“分區管理、分層施工、永臨結合、樣板先行”的施工理念,堅持抓基層、強基礎,實現“末梢管控”,抓違章,強培訓,實現“意識到位”,統籌做好平面布置策劃,實現人、機、料、環分區硬隔離,嚴格執行“兩不超、三個零”“五嚴禁、八嚴格”要求,全力打造安全文明施工樣板項目。
他牽頭制定聯絡協調機制,不斷加大安全管理和質量力度,開展強化外包工程“兩會一交底”活動,每周組織安全隱患排查,規范施工現場人員行為;堅持“違章就是事故,發現一起處理一起”的原則,杜絕現場習慣性違章發生,確保現場施工安全穩定,真正做到了安全、質量、進度齊抓共管。
“我愿擇一事終一生。每一個項目建設的背后,都有一支全力以赴的團隊,我也僅僅是大唐鄆城630℃國家電力示范項目建設者們的一個縮影。”劉帥愿永遠秉承這份堅毅和執著,精業、敬業、勤業,在“同心聚力、追求卓越”的奮斗之路上,以拼搏之手努力將鄆城項目打造成為新一代煤電示范項目,為集團公司打造世界一流能源供應商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