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什么時候能回來呀?我好想你”
“爸爸,你在哪啊?你好久沒抱過我了”
大唐魯北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燃料管理部計劃調運主管畢研河的手機里傳出了兒子幾聲稚嫩的聲音。
“孩子,爸爸在外出差,等忙完就回去。”安撫好兒子的情緒,畢研河再次投入到保供工作中。為了盡快提升庫存,保障燃料穩定供應,他跨越千里,來到山西駐扎,負責聯絡礦點發煤保供,同時洽談明年中長期協議的簽訂。
六點的鬧鐘準時響起,天剛蒙蒙亮,畢研河便爬起床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在外駐扎的每一日,畢研河從未懈怠過,始終以“大唐山東公司優秀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帶頭沖鋒在能源保供第一線。
在與一個礦點商談結束后,畢研河撥通了另一個礦點的電話,這個礦點他已經聯系了五次,每次都被對方以開會正忙為由婉拒門外。“閉門羹也是羹,吃飽了繼續干!”對于這種婉拒,畢研河總是顯得很達觀。終于在一次次的誠心拜訪下,這次對方松了口,同意簡要面談。畢研河立即行動,來不及吃午飯便帶著材料趕了過去。兩個礦點相距200公里,兩個半小時車程,他接打了十幾個電話,既要聯系其他礦點開拓新煤源,又要聯系礦點負責人催運交運。用他自己的話說,每天不是在跑煤的路途中,就是在催煤的通話中。
來到礦上,對方只給了十五分鐘商談時間。機會來之不易,一分鐘也不敢浪費,畢研河拿出了電廠希望與礦上達成長協供煤的誠懇態度,并表示公司在保供電煤資金上會優先批復,保障貨到及時付款。經過詳細交談,最終礦點負責人終于同意進一步協商,開展實質性的合作。一抹微笑掛在畢研河疲憊的臉上,“公司‘口糧’供應又多了份保障”。回來的路上,他又打起了電話,與公司商議下一步協商談判等工作,在不停地接打電話中朝著下一個礦點奔去……
這樣緊張又忙碌的一天又何嘗不是每一個“大唐跑煤人”日常的縮影。今年9月份以來,該公司為提高長協兌現率,提高長協簽定量,已經累計派出十余人次深入山西、陜西等煤炭礦區,派駐時間最長的已有兩個多月,千方百計為企業尋找煤源。一個個“大唐跑煤人”前赴后繼、頑強戰斗,克服千難萬險,與多家長協煤炭供應商達成了合作意向,確保燃煤供應始終穩定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