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四川川匯水電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所屬金龍潭水電站引水隧道0號支洞洞口四周萬籟俱寂。一支4人小隊的到來打破了這里的寧靜。該號支洞的封閉大門被一雙有力的大手推開,一陣潮濕的氣浪猛烈撲來。
打開支洞封閉大門的人叫郭令泉,是此次引水隧道巡檢的負責人,是一名有著20多年工作經驗的老職工,同行的還有陶軍武、蒲景偉、李東陽3名職工。他們今天的工作是徒步巡檢全長約10公里的金龍潭水電站引水隧道,為迎峰度夏用電高峰期提供更安全、穩定、充裕的清潔電力。
前一天,大山里剛剛經歷了一場不小的降雨,此刻隧道里霧氣氤氳,雖然都開著電筒照明,卻只能看到短短的一段距離,遠處仍然黑得不見五指。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們仍“面不改色”,一邊向前,一邊借著手電筒的光亮仔細檢查隧道的拱頂、立壁,步伐堅定從容。自金龍潭電廠開工建設以來,郭令泉、陶軍武兩名“老職工”從未離開過崗位,對這里的一草一木包括這條隧道都很熟悉。蒲景偉、李東陽對眼前這條隧道的檢查做足了功課,將細節內容、檢查要點定制成“巡檢標準”,并對照“標準”逐條檢測。
作為隧道“醫生”,郭令泉一行深知隧道巡檢工作的責任重大,拱頂、立壁是承受山體壓力,保護隧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巡檢過程中絲毫不能懈怠,一點細微的異常也不能放過。所以,隧道拱頂的一點點水漬都會讓他們停下腳步,借著手電筒的光反復查看。才巡檢了不到2公里,蒲景偉和李東陽就已在記錄本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檢查結果。
行至2號支洞,隧道里越發陰冷,只聽見從拱頂滴落的水滴聲在回蕩,“醫生”小隊的衣服在不知不覺間被洞內水霧浸濕,還有隧道底的路面開始泥濘,前行變得困難。濕潤陰冷的空氣,不友好的路面,“醫生”小隊體能消耗很快,但沒人退縮,也絲毫不敢懈怠,依舊打起十二分警惕神,檢查得更仔細。
繼續向前,經過3號支洞封閉門時,陶軍武拿起手電筒向上一照,手電筒的光柱似乎連通了封閉門之外的午后陽光,亦如腳下隧道,引來大自然水的饋贈,將光明送往遠方。
漆黑如墨,氤氳愈濃。“醫生”小隊步履堅定,他們用腳步丈量著地面、用目光注視著四壁,不放過一絲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