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剛剛檢查了一圈,鋪上的吸水紙沒有水漬的痕跡,沒有發現明顯漏點,水壓顯示正常,按照規程,此次水壓試驗結果合格,馬上就可以放水泄壓了。”外委項目部技術人員洪波提醒道。
“等等,水壓試驗結果雖然是合格的,但是早上水壓試驗開始的時候環境溫度是24攝氏度,而現在的環境溫度是25.7攝氏度,我記得發電機說明書上說過,環境溫度升高也可能會引起水壓升高,而且如果漏點極其微小,很難從試驗結果來判定無漏點,保險起見,還是有必要從頭到尾再檢查一遍。”撫州發電公司童平勝放心不下地說道。
今年3月開始,該公司開展1號機組B修。作為發電機檢修負責人的童平勝,在檢修半年前就開始查閱發電機說明書、結構圖和規程要求。
“決不能讓隱患從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溜走。”這是童平勝此次檢修對自己負責領域的要求。童平勝重新開始仔細查漏。“任何工作都必須要經過自己親自檢驗、反復檢驗才能下結論。”這就是童平勝的工作態度。從發電機勵側端部到汽側端部,充滿著結構復雜的線棒。童平勝逐個用吸水紙進行一點一點觸摸檢查,生怕漏過一寸,導致漏水點被放過。
突然,他看到用以檢查的干紙上有一點濕潤的水跡。他立即從發電機底部人孔門進入仔細觀察,果真發現接頭部位確實有水點滲出。他屏氣凝神盯著疑似漏水點。這個漏水點極其隱秘,不僅位置偏下,不容易一眼發現,連出水速率都極其緩慢,平均一分鐘才一小滴。童平勝此時很激動,要知道看似微小的漏點,卻隱藏著可能導致發電機故障的重大隱患,如果不及時處理就會導致定冷水含氫量高,對機組的穩定性和經濟性都會造成嚴重的影響。
但是僅發現表面漏水還不能確認漏水根源,錯綜復雜、纏繞緊密的線棒,大大增加了隱患排查的難度。他順藤摸瓜,順著水跡的方向,在空間狹小的發電機內一點點摸索,脖子酸麻,眼睛漲疼,這些他都無暇顧及。最終,他利用自己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反復檢查設備和分析原因,找到了明確的漏水點。經廠家技術人員確認后,進行相應技術處理,徹底消除了設備隱患。
“今年工作會上,書記叮囑我們,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保障電力安全供應。能源保供大到千家萬戶,小到一個漏點、一顆螺絲,我覺得就是要胸懷‘國之大者’,致廣大而盡精微,以勤學長知識,以苦練精技藝,才能追求卓越。”童平勝堅定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