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青年擔上“生力軍”的責任,理想的火種越燃越烈。科源能源公司創新方式方法,在特殊節點開展團員生力軍喜聞樂見的活動,凝聚一起向未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紅色劇本殺之“紅”
身著旗袍、中山裝,時光仿佛流轉回到了民國時期。五四青年節,科源能源公司寓教于樂,組織團員青年開展紅色劇本殺活動,沉浸式領悟紅色文化。
在《孤城》劇本4小時的劇情中,該公司團員青年通過偽裝身份獲取線索,甚至因為博弈而面紅耳赤。他們投入不同的角色,效忠不同的勢力,各備不同的任務。
但在最終的危急關頭,大家都不約而同地選擇合作、抵御外侵:“明天,太陽會照常升起。即便我看不到,四萬萬中華兒女,總有人會看到……”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紅色劇本殺,用紅色告訴大家——革命先烈的光輝精神,終將映照在團員青年的肩膀上。
“疫”起直播讀書
在電廠,在外地,在工位……不論身在何處,他們只要打開手機,就能觀看直播,同享經典。疫情之下,科源能源公司開展團員青年直播讀書活動,致敬世界讀書日。
一臺智能手機,一本書,一位青年主播,構成一幅和諧的書香畫面。“每個家庭都像時代下的一粒沙,樸素的生活故事,也能折射社會的諸多變化。優秀的文學作品,一般帶有見微知著的魅力。”屏幕中,青年主播談起對《回不去的故鄉》散文集的獨到見解。
提到書中的父子矛盾時,她面帶嚴肅,講解到最終的親情調和時,卻又聲線溫柔。“這樣的讀書方式,會讓書中故事,變得更加帶有共鳴。”該公司團員青年紛紛代入其中,陷入對生活的思考,產生對紙質圖書的更多興致。
一張團員自畫像
“我們都是投身‘二次創業’的唐悠悠、唐強強。”她一邊低頭畫著集團的卡通人物,一邊輕聲嘀咕著。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在建團100周年之際,科源能源公司的團員青年重拾畫筆,畫起自己青澀的臉龐。
整潔的畫紙上,總會有一個圓圓的腦袋,扣著紅色安全帽。當她笑他沒有畫出“顏值擔當”的靈動,他會“吐槽”她畫得也有些浮夸。在歡樂的玩笑聲中,他們精心制作屬于自己的文藝作品。
“用心呈現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幅畫。”正如他們所說,不論最終的成品是否完美,團員青年們攤開沾滿畫墨的手指,就像該公司的蓬勃朝氣,在彩色中輪番浮現。